[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数据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0154.2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0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吴伟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曹雄;金慧君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监测 激光数据 隧道 存储设备 点云数据 激光扫描仪 多维模型 数据处理 点云 配准 去噪 拼接 | ||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数据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通过激光扫描仪获取隧道不同期的点云数据,对各期的数据进行去噪、拼接,并对不同时期数据进行配准,然后按照一定的间距提取剖面点云数据,利用多维模型到模型的点云比较(Multiscale Model to Model Cloud Comparison,以下简称M3C2)方法对隧道进行变形监测。一种基于激光数据的隧道变形监测设备及存储设备,用于实现基于激光数据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精度更高,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勘探岩土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激光数据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隧道变形监测一般采用全站仪、收敛计等监测手段,虽然精度较高,但不足之处在于工作效率低,不能实时快速的对整个隧道进行变形监测。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精度也在不断地提高,使得在较高精度变形监测领域使用激光扫描仪成为一种新方法。目前利用点云数据进行变化检测存在两大类方法,一类方法通过获取隧道点云中轴线、拟合截面数据进行变化监测,另一类方法直接对整体隧道点云进行变化监测。第一种方法选取一定间隔的剖面,提高了监测的效率,但是在对剖面拟合的过程中存在误差;第二种方法对整体点云进行比较,数据量较大,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数据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一种基于激光数据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激光扫描仪扫描隧道,采集所述隧道不同期的点云数据;
S2:根据不同期的点云数据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噪;
S3:根据隧道相邻测站间的衔接部分布设的控制标靶,对同一期相邻测站间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
S4:利用所述控制标靶,对拼接好的不同两期的点云数据根据配准模型进行配准,转换至同一坐标系中;
S5:根据在同一坐标系中的点云数据,对隧道进行全局拟合,确定与隧道轴线平行的提取剖面基线;
S6:根据所述提取剖面基线,对隧道走向的点云数据进行正交方向的断面截取,得到点云剖面;
S7:利用M3C2的方法处理所述点云剖面;
S8:根据M3C2的方法而得到的两点云剖面的距离,即监测到的隧道变形量。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扫描仪为激光扫描仪,以分站式扫描的方式采集点云数据。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点云数据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滤波去噪包括:有序的点云数据,采用包括标准高斯的方法、平均值的方法进行滤波去噪;散乱的点云数据,主要包含团状噪声和孤立点噪声,是在栅格网拓扑重建的基础上,采用离散点的K邻域的方法进行滤波去噪。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控制标靶均匀布设的数量为4~5个;以第一个测站为基准站,其后的一个测站分别与相邻的前一个测站进行点云数据的拼接。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配准的步骤包括:根据已知控制点解算不同空间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根据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以其中的工程坐标系为基准,将其它坐标系下的点云转换到所述工程坐标系中;配准模型如公式(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01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针变形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板簧特性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