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久型新型复合材料路基路面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9175.2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金生吉;毕博;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E01C7/2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178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复合材料 反射裂缝 路基路面 弹性模量 沥青路面结构 路面反射裂缝 半刚性基层 纯天然特性 高等级道路 沥青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沉降变形 基层材料 抗裂性能 路面开裂 柔性特点 稳定碎石 抗疲劳 耐腐蚀 上下层 有效地 级配 面层 施工 基层 | ||
1.一种耐久型新型复合材料路基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路基路面结构自顶层向下分别为:
细粒式BFAC表面层(1),沥青粘接层(2),粗粒式BFAC底面层(3),透层沥青粘接层(4),水泥稳定碎石层(5),级配碎石(6),夯实路基(7);
其中,所述BFAC为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
所述BFAC中的纤维为短切玄武岩纤维,直径为20±1μm,长度为30~50mm;
所述细粒式BFAC最大集料粒径为9mm~13mm;所述粗粒式BFAC最大集料粒径为25mm~3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久型新型复合材料路基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粒式BFAC表面层(1)厚度为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久型新型复合材料路基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粘接层(2)为雾化喷涂,用量为0.5-0.6L/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久型新型复合材料路基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粒式BFAC底面层(3)厚度8-1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久型新型复合材料路基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层沥青粘接层(4)为橡胶沥青雾化喷涂,用量0.9-1.0L/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久型新型复合材料路基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5),以级配碎石作骨料,缝隙中填充胶凝材料和灰浆,厚度为15-20cm;所述级配碎石(6)厚度20-25cm;,夯实路基(7)厚度大于等于80cm。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铺设夯实路基(7)、级配碎石(6)、水泥稳定碎石层(5)、喷涂透层沥青粘接层(4)、摊铺粗粒式BFAC底面层(3)、喷涂沥青粘接层(2)和摊铺细粒式BFAC表面层(1);
其中:
细粒式BFAC表面层(1)和粗粒式BFAC底面层(3)摊铺时加热温度为150~160℃,施工时环境温度在10℃以上,摊铺后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段压实;
所述沥青粘接层(2)和透层沥青粘接层(4)均为将沥青或橡胶沥青连续均匀地雾化喷涂;
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5)压实度98%;
所述级配碎石(6)在最佳含水量时分层碾压,压实度≥ 96%;
所述夯实路基(7)压实度≥9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路基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中沥青加热温度为160-170℃;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复压最底温度不低于14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91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钉固定整体式土工格室
- 下一篇: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压实的施工方法与过渡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