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高温烧结性能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88953.6 | 申请日: | 2018-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2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向光;李经纬;张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 |
| 代理公司: | 22214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外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 烧结性能 载体表面 抗高温 制备 催化剂 二氧化硅包覆层 催化技术领域 尖晶石稳定剂 热处理 掺杂改性 催化活性 六铝酸盐 纳米粒子 载体纳米 贵金属 载体层 包覆 改性 粒子 | ||
1.一种具有抗高温烧结性能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包括:二级载体、分散于二级载体表面的一级载体、介于一级载体与二级载体层之间的尖晶石稳定剂MAl2O4、分散于一级载体表面的活性组分、包覆在二级载体表面的二氧化硅包覆层;
所述的二级载体为Al2O3、掺杂改性的Al2O3或六铝酸盐;
所述的一级载体纳米粒子为TiO2、CeO2、ZrO2、CexZr1-xO2或改性的CexZr1-xO2纳米粒子;
所述的活性组分为贵金属Au、Pt、Pd、Rh、Ir或Ru;
所述MAl2O4中,M为Co、Ni或C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高温烧结性能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体系中,活性组分占催化剂总质量的0.05%~10%,一级载体与二级载体的质量比为1:(1~100),MAl2O4与一级载体的质量比为(0.01~0.3):1,SiO2占催化剂总质量的1%~50%。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高温烧结性能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一级载体的可溶性前驱体中加入MOx的可溶性前驱体,得到复合纳米粒子;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复合纳米粒子与二级载体搅拌混合反应,得到一级载体/稳定剂/二级载体;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一级载体/稳定剂/二级载体用SiO2包覆,得到一级载体/稳定剂/二级载体@SiO2;
步骤四:将活性组分贵金属选择性地沉积在步骤三得到的一级载体/稳定剂/二级载体@SiO2中的一级载体表面,得到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高温烧结性能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载体的可溶性前驱体为Ti、Ce、Zr的硝酸盐、氯化物、氯氧化物或有机配合物,所述的MOx的可溶性前驱体为Co、 Ni或Cu的硝酸盐、氯化物或乙酸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高温烧结性能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混合反应是在空气中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400~800℃,保温1~10 h,将得到的产物在还原气氛中升温至200~500℃,保温1~8 h,降至室温后在空气中将样品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900℃,保温1~10 h,得到一级载体/稳定剂/二级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高温烧结性能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具体为:将一级载体/稳定剂/二级载体分散于溶剂中,然后加入氨水,再加入正硅酸乙酯搅拌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高温烧结性能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载体/稳定剂/二级载体的质量:正硅酸乙酯的体积为1 g:(0.01~5)mL。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高温烧结性能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四具体为:将得到的一级载体/稳定剂/二级载体@SiO2在氢气氛围中300~800℃下处理0.5~10 h,降至室温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入贵金属前驱溶液,贵金属选择性地沉积在一级载体表面,得到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高温烧结性能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载体/稳定剂/二级载体@SiO2的质量:贵金属前驱溶液的体积为(20~4000)mg:1 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89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