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监测深水取样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8881.5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亚贵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样 水泵 收容器 转动安装 收容箱 主体箱 深水取样器 水管表面 侧开门 转筒 环境监测 收容 槽口位置处 电连接线 转动握把 转轴转动 上端面 收卷板 水容量 体积小 上端 槽口 拉把 内壁 收卷 转轮 转轴 水管 抽取 测量 携带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测深水取样器,包括主体箱、水泵收容箱,所述主体箱内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转筒,且转轴一端贯穿主体箱的内壁安装有转动握把,所述转筒上通过收卷板收卷有水管,水管表面固定有电连接线,且水管表面设有测量刻度,所述水泵收容箱上端面开设有槽口,且槽口位置处转动安装有转轮,所述水泵收容箱内收容有水泵,所述水泵收容箱外表面转动安装有第二侧开门,所述水样收容器放置在主体箱内,所述水样收容器外表面刻有水容量刻度,且水样收容器的上端安装有提拉把,所述主体箱位于水样收容器的一侧端面转动安装有第一侧开门。本发明具有水深度定位抽取水样和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携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取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监测深水取样器。
背景技术
水取样是环保、防疫等部门最常见的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根据采集的水体标本分析水体的监测参数,从而监控水体质量,取样水环境里,不同深度的水水质不同,环保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水质分析时,需要对不同深度的水样进行采集,现有设备中多为表面取样或固定深度取样,其主要问题是不能控制取样深度,虽然有些取样设备能够达到不同深度连续取样的要求,但是结构复杂,不便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监测深水取样器,具备控制取样深度的优点,解决不便携带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监测深水取样器,包括主体箱、水泵收容箱,所述主体箱内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转筒,且转轴一端贯穿主体箱的内壁安装有转动握把,所述转筒上通过收卷板收卷有水管,水管表面固定有电连接线,且水管表面设有测量刻度,所述水泵收容箱上端面开设有槽口,且槽口位置处转动安装有转轮,所述水泵收容箱内收容有水泵,所述水泵收容箱外表面转动安装有第二侧开门,且第二侧开门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门把手,所述水样收容器放置在主体箱内,所述水样收容器外表面刻有水容量刻度,且水样收容器的上端安装有提拉把,所述主体箱位于水样收容器的一侧端面转动安装有第一侧开门,且第一侧开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门把手。
优选的,所述水管与电连接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水泵上。
优选的,所述主体箱的上端面安装有电源开关。
优选的,所述水管的一端通过支柱固定安装在水样收容器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水样收容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转筒和收卷板的配合,收卷板设在转筒的表面,转筒可以对水管进行收卷,收卷板可以使水管不会缠绕到一起,让水管可以正常工作,不会使水管造成堵塞,达到了收卷水管和使水管分层次收卷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置电连接线,电连接线与水管贴合固定,在收卷水管的同时能够对电连接线进行收卷,电连接线连接在水泵上,达到了使水泵能够工作的效果,通过设置转轮,在进行收放水管的时候,转轮可以对水管进行保护,使水管不会摩擦损伤,达到了保护水管的效果,通过设置转动握把,可以通过摇动转动握把,对水管进行收卷和放置,达到了收放水管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设置测量刻度,在水泵放置在水中的时候,水管上的测量刻度可以标明水泵存在水中的深度,达到了定位抽取水样的效果,通过设置水容量刻度,使在抽取水样的时候,能够根据水容量刻度的标明,进行对水样量的控制,达到了定量抽取水样的效果。
4、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侧开门,可以通过打开第二侧开门,将水泵放置在水中,抽取水样完成后,将水泵放置在水泵收容箱内,关闭第二侧开门对水泵进行收容,达到了使水泵能够进行工作和封闭水泵收容箱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侧开门,达到了通过打开第一侧开门将水样收容器取出和将水样收容器放置在主体箱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亚贵,未经高亚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88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