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LED车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8619.0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7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成杰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19;F21S45/46;F21S45/48;F21W102/13;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安装 灯保护壳 转向灯装置 安装卡块 凹透镜 后表面 前表面 两侧中间位置 支撑板中间 配合安装 汽车框架 近光灯 示宽灯 远光灯 支撑板 卡件 下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LED车灯,包括灯安装壳,所述灯安装壳固连接在汽车框架上,所述灯安装壳后表面两侧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安装卡块,所述灯安装壳后方设有灯保护壳,所述灯保护壳前表面两侧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与安装卡块相配合安装卡件,所述灯安装壳后方设有凹透镜,所述凹透镜与灯安装壳后表面固定连接且与灯保护壳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灯安装壳内设有转向灯装置,所述转向灯装置下方设有示宽灯装置,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设有近光灯装置,所述支撑板下端设有远光灯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LED的车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LED车灯。
背景技术
对于目前市场上汽车安装的车灯类型一般有卤素灯、疝气灯和LED灯,而作为相对比较新型的LED灯来说,传统的卤素灯和疝气灯存在着寿命短、亮度低、耗能高和首电压影响较大等缺点,作为LED灯,虽然相对节能并且零度高,但占用空间比较大,数量多,空间小,热量容易集中,损坏LED灯本体,所以需要合理的设计LED灯空间和散热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LED车灯。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LED车灯,包括灯安装壳,所述灯安装壳固连接在汽车框架上,所述灯安装壳后表面两侧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安装卡块,所述灯安装壳后方设有灯保护壳,所述灯保护壳前表面两侧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与安装卡块相配合安装卡件,所述灯安装壳后方设有凹透镜,所述凹透镜与灯安装壳后表面固定连接且与灯保护壳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灯安装壳内设有转向灯装置,所述转向灯装置由位于灯安装壳内与灯安装壳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环形安装架、位于环形安装架后方与环形安装架后表面固定连接的转向灯定位柱、位于环形安装架后方与环形安装架后表面固定连接且套装在转向灯定位柱外的转向灯电路板和固定安装在转向灯电路板后表面的转向LED 灯共同构成,所述转向灯装置下方设有示宽灯装置,所述示宽灯装置由位于灯安装壳内与灯安装壳内侧表面固定连接且上下分布的支撑板、位于支撑板后方与支撑板后表面固定连接的示宽灯电路板、固定连接在示宽灯电路板后表面的示宽LED灯和开在灯安装壳右侧表面且位置与示宽灯电路板位置相对应的线接口一共同构成,所述支撑板中间位置设有近光灯装置,所述近光灯装置由位于支撑板中间位置与灯安装壳内侧表面固定连接的反光壳、开在反光壳中间位置的安装孔、套装在安装孔内的安装柱、位于安装柱后方与安装柱后表面固定连接的近光灯灯架、开在近光灯灯架外表面且均匀分布的灯孔、套装在灯孔内的近光LED灯、位于近光LED灯前方与近光LED灯后表面固定连接的弧形导热套、固定连接在弧形导热套左侧前端的导液管一和固定连接在弧形导热套右侧前端的导液管二共同构成,所述支撑板下端设有远光灯装置,所述远光灯装置由位于支撑板下方与灯安装壳固定连接的远光灯安装架、位于远光灯安装架后方与远光灯安装架后表面固定连接的远光灯电路板、固定连接在远光灯电路板后表面的远光LED灯、位于远光灯电路板前方与远光灯安装架固定连接且与远光灯电路板固定连接的双向导热管和开在灯安装壳内侧表面右侧与远光灯电路板位置相对应的线接口二共同构成。
所述灯安装壳前表面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由位于灯安装壳前方与灯安装壳前表面固定连接的散热壳体、位于散热壳体内的导热液和位于散热壳体外侧与散热壳体外侧表面固定连接的散热片共同构成。
所述散热壳体上表面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导液管一与进液口固定连接,所述导液管二与出液口固定连接。
所述灯安装壳前表面设有变电模块,所述环形安装架内设有与变电模块固定连接的导线。
所述线接口一和线接口二内设有与变电模块固定连接的导线。
所述双向导热管通过线接口二分别与进液口和出液口固定连接。
所述灯安装壳和灯保护壳材料均为塑料。
所述凹透镜为玻璃材质。
所述灯安装壳和反光壳表面均匀涂由反光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成杰,未经朱成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8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装置
- 下一篇:远近光一体LED前照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