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湿保湿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8552.0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甄琪;崔景强;李霞;章伟;张一风;宋卫民;陈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孙诗雨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湿 医用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导湿保湿医用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湿亲肤层、保湿蓬松层和吸湿致密层,三者通过针刺形成的纤维簇而相互连接,所述导湿亲肤层为长丝超细纤维非织造布,保湿蓬松层为粗旦生物基化学纤维层,吸湿致密层为细旦生物基化学纤维与海藻酸纤维的混合层;
所述长丝超细纤维非织造布为聚乳酸/聚酰胺6中空橘瓣型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单根纤维有32瓣,纤维的最终细度在0.05D-0.2D之间,所述聚乳酸/聚酰胺6中空橘瓣型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中聚乳酸的比例在30%-70%;
所述粗旦生物基化学纤维层的面密度为35-80g/m2,所述粗旦生物基化学纤维层为黏胶纤维、壳聚糖纤维、竹纤维或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与聚乳酸纤维的混合物;
所述粗旦生物基化学纤维层的纤维细度在2.78dtex-5.56dtex,纤维长度为38-51mm;所述粗旦生物基化学纤维层中聚乳酸纤维的比例在50-30%;
所述细旦生物基化学纤维层为黏胶纤维、壳聚糖纤维、竹纤维、麻纤维或聚乳酸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细旦生物基化学纤维与海藻酸纤维的纤维细度为1.11dtex-2.22dtex,纤维长度为38-51mm;所述吸湿致密层中海藻酸纤维的比例为60-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湿保湿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吸湿致密层的准备:将海藻酸纤维和细旦生物基化学纤维按照比例共混后,经过粗松开、两遍精开松后喂入梳理机形成纤维网后,再送入交叉铺网机,从交叉铺网机处理后得到的纤维网送入多锟牵伸装置,经多锟牵伸装置处理后形成吸湿致密层,并平铺在输送网帘上;
2)保湿蓬松层的准备:将粗旦生物基化学纤维混匀后,经过粗开松和两遍精开松后,在梳理机中形成纤维网后平铺在步骤1)中吸湿致密层的上面;
3)导湿亲肤层的准备:将长丝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平铺在步骤2)中的吸湿致密层的上面;
4)针刺固结成型:将输送网帘的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导湿亲肤层、保湿蓬松层和吸湿致密层送入到单向针刺成型系统内进行处理得初级材料;
5)将步骤4)得到的初级材料进行低温轧光处理、分切包装后经电子束灭菌得导湿保湿医用敷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湿保湿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细旦生物基化学纤维与海藻酸纤维的质量比为(2-3):(2-3);牵伸的牵伸倍数为2-3.5层,送入交叉铺网机的铺网层数为2-3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湿保湿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4)中,单向针刺成型的操作为:刺针均从上到下依次经过导湿亲肤层、保湿蓬松层和吸湿致密层,重复针刺3-5遍,针刺密度为200-600刺/cm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湿保湿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5)中,低温轧光处理的温度为20-60℃,轧机压力为0.3-4.5MPa。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湿保湿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5)中,分切包装采用铝箔袋包装,电子束辐照灭菌剂量为20-30KGy。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85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损血糖检测与激光针刺耳穴的复用耳罩
- 下一篇:一种一次性吸收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