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证大型风电机组惯量响应控制稳定的转速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88030.0 | 申请日: | 2018-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7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应有;杨靖;孙勇;许国东;李照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北运达风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 |
| 代理公司: | 33241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利强 |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电机组 惯量 响应控制 电网频率 大型风电机组 转速控制 机组 死区 叶轮 主控制系统 变速 恢复 变桨控制 二次冲击 恢复控制 控制方式 理论功率 模拟惯性 平滑连续 输出功率 旋转动能 变流器 恒转速 发电机 停机 保证 储存 电网 释放 检测 响应 支撑 | ||
1.一种保证大型风电机组惯量响应控制稳定的转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风电机组变流器检测电网频率,并将频率信号上传至风电机组主控制系统;
2)风电机组主控制系统根据电网频率及惯量响应控制死区,判断风电机组是否进入惯量响应控制模式;
3)若风电机组进入惯量响应控制模式,风电机组利用转子中储存的动能进行功率支撑,提高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大型风电机组通过释放风电机组叶轮和发电机储存的旋转动能,模拟惯性响应效果;在惯量响应期间风速恒定,机组捕获的能量保持恒定,那么导致了风电机组转速下降;
4)判断电网频率恢复至死区范围内或风电机组判断自身已处于惯量支撑的临界能力时,大型风电机组开始转速恢复,并采用恒转速恢复控制方法;
5)判断机组恢复至输出功率处于变速变桨控制运行的理论功率的90%~110%范围内时,机组进入加速度平滑连续的切换控制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证大型风电机组惯量响应控制稳定的转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风电机组同时监测电网频率和发电机转速,当任意一个条件触发门限时,机组进入恒转速平稳恢复模式,进入步骤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证大型风电机组惯量响应控制稳定的转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电网频率监测触发门限如下:机组惯量响应频率触发死区为Δf,即当机组惯量响应过程中电网频率恢复至50-Δf Hz时,机组进入转速平稳恢复模式;
设置发电机转速触发门限如下:发电机组最低转速为ωmin,机组转速预警门限为Δω,当风电机组转速低于ωmin+Δω时,机组进入转速平稳恢复模式;
在转速恢复期间,采用恒转速恢复的控制模式,比例-积分的控制算法计算期望加速度为:
ai_exp=kp(vref-v)+ki∫(vref-v)dt
其中:ai_exp为惯量响应期望加速度,kp为比例系数,ki为积分系数,vref为机组控制目标转速,v为机组运行实际转速。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种保证大型风电机组惯量响应控制稳定的转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
变速变桨控制运行,采用的控制算法计算期望的加速度为:
av_exp=kp(vref-v)
其中:av_exp为变速变桨控制期望加速度,kp为比例系数,vref为机组控制目标转速,v为机组运行实际转速;
对切换过程中的控制量进行连续处理,在过渡过程中,利用加权平均算法对控制器的输出量即期望加速度进行连续性处理,公式如下:
aexp=k1ai_exp+k2av_exp
其中:aexp为过渡区域内控制器的控制量,ai_exp为惯量响应期望加速度,av_exp为变速变桨控制期望加速度,k1和k2为权重系数,k1≥0,k2≤1,并且k1+k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证大型风电机组惯量响应控制稳定的转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k1和k2的选择规则如下:
机组当前所处状态越靠近某种控制模式,该模式所对应的权重系数就越大,当机组恒速恢复模式与变速发电控制模式切换时,k1和k2的值如下:
k1、k2=0.5±Δvi/(2δv)
其中,Δvi为机组运行状态在过渡区域内对应的纵坐标轴值,δv为过渡区域边界线的偏移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北运达风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张北运达风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80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