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埃博拉病毒激活态包膜糖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及其在抗病毒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7839.1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4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岑山;李泉洁;马铃;衣岽戎;王静;张永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K38/12;A61P31/14;C07K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050 北京市东城区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埃博拉 病毒 激活 包膜 糖蛋白 特异性 结合 多肽 及其 抗病毒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与埃博拉病毒激活态包膜糖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及其在抗病毒中的应用。该环状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下述(式Ⅰ)所示:X1X2X3X4X5X6X7X8 (式Ⅰ),(式Ⅰ)中,X1至X8均分别为一个氨基酸残基,所述X1为C,所述X2为E、D、H或Y,所述X3为Y,所述X4为F,所述X5为F,所述X6为W或V,所述X7为Y或H,所述X8为C;(式Ⅰ)中的X1与X8之间形成二硫键连接成环状。本发明的环状多肽能够通过与靶蛋白EBOV‑GPcl结合从而特异性抑制埃博拉病毒进入细胞,达到抗EBOV感染的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中一种能与埃博拉病毒激活态包膜糖蛋白(EBOV-GPcl)特异性结合并且能抑制埃博拉病毒进入细胞的多肽。
背景技术
埃博拉病毒病(以往称作埃博拉出血热)是由丝状病毒科的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O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是人类最致命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EBOV可以分为5个种:扎伊尔型(Zaire ebolavirus,Zaire-EBOV,ZEBOV)、苏丹型(Sudan ebolavirus,SUDV)、塔伊森林型(Tai Forest ebolavirus,TAFV)、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 ebolavirus,BDBV)和莱斯顿型(Reston ebolavirus,RESTV)。其中,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致病力最强。目前对EBOV感染主要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尚没有经系统临床验证有效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和疫苗。随着全球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以及EBOV超级扩散者的存在加之病毒自身的强致病性和易发生遗传变异等特点,EBOV已经成为潜在的全球健康威胁。因此有必要研究靶点明确、具有全新结构类型的抗EBOV药物,确保有能力预防EBOV感染和应对新传染病的爆发。
EBOV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最外层被病毒包膜包裹,中心为螺旋状核衣壳。基因组长约18.9kb,编码七种结构蛋白,基因顺序为3-NP-VP35-VP40-GP-VP30-VP24-L-5。其中,包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是唯一负责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蛋白。无论是覆盖在病毒表面,还是在感染过程中从受感染细胞脱落,GP都可以参与多种免疫应答反应,在病毒生命周期以及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抑制EBOV感染的潜在有效靶点。由于病毒的进入阶段是病毒复制周期中的第一个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阻断EBOV-GP介导的病毒进入将有效抑制病毒感染及由其引起的细胞毒性,同时也可降低药物耐药性的发生。EBOV-GP进入溶酶体后会发生酶切,酶切之后的激活态的糖蛋白(Primed GP,GPcl)可以和内吞体受体-人源胆固醇转运蛋白(Niemann-Pick C1,NPC1)直接相互作用,从而引发病毒与宿主细胞内的膜融合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特异性抑制埃博拉病毒进入细胞,以抗EBOV感染。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环状多肽或其药用盐。
本发明所提供的环状多肽或其药用盐中,所述环状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下述(式Ⅰ)所示:
X1X2X3X4X5X6X7X8 (式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78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