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油茶产量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7603.8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7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韦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兰县旺达板栗茶油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40;A01B79/02;C05G1/00;C05G3/04;A01N57/16;A01N43/60;A01N53/08;A01N51/00;A01N43/84;A01N6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牙斐颖 |
地址: | 5474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云英 油茶 种植 生长 需求配置 种植地 底肥 果树生长 有效促进 有效抑制 杂草生长 种群优势 盛花期 油茶籽 育苗水 肥力 有机肥 液肥 抚育 移栽 杂草 施肥 树苗 果树 替代 配置 | ||
1.一种提高油茶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将育苗圃进行翻耕,然后施加一层厚度为5cm-8cm的有机肥,然后再覆盖一层10cm-15cm的红壤,堆沤25d-30d后,将土地再进行一遍翻耕使有机肥与土壤均匀混合,然后将饱满、健康的油茶种子按照株行距为20cm-30cm×20cm-30cm播撒在育苗圃中,并不定期对播种后的育苗圃进行浇水,保持土壤的相对湿度为10%-20%,待油茶树苗的株高长到20cm-25cm时将油茶树苗进行移栽,移栽前将油茶树苗的根部浸泡在育苗水中,浸泡时长为30min-40min;
(2)整地:除去种植地的杂木和杂草,然后按照株行距为200cm-250cm×200cm-250cm开挖定植坑,定植坑的长度为40cm-50cm,宽度为40cm-50cm,深度为20cm-30cm;然后向定植坑中添加厚度为5cm-8cm的基底肥;
(3)定植:将步骤(1)经育苗水浸泡后的油茶树苗种植在步骤(2)添加了基底肥的定植坑内,回填泥土将定植坑填满,并压实,对定植后的油茶树苗种植地进行灌溉,保持土壤的相对湿度为8%-15%;
(4)油茶林管理:步骤(3)的油茶树苗定植后一个月,开始向油茶树种植地喷洒农药I喷洒量为10ml/株-20ml/株,之后每隔一个月喷洒1次农药I,一共喷洒3-5次;并不定期对油茶林进行除草;
(5)紫云英套种:步骤(3)的油茶林定植后15d在油茶树之间套种紫云英,紫云英种植的株行距为10cm-15cm×10cm-15cm,套种当天向紫云英喷洒液肥,液肥的施加量为20ml/株-30ml/株;种植后15d开始向紫云英种植地喷洒农药II,喷洒量为10ml/株-20ml/株,到紫云英长到盛花期时,将紫云英整株翻埋进土壤中,15d-20d后继续按上述方法套种紫云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茶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有机肥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15份-25份的木耳菌糠、10份-20份的动物粪便、7份-15份的骨粉、30份-40份的桑叶、25份-35份的紫云英、14份-24份的豆杆和25份-35份的黑豆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茶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育苗水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14份-24份的火龙果茎提取物、10份-23份的芦荟提取物、8份-23份的黄秋葵提取物、17份-30份的赤霉素和19份-32份的多效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茶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基底肥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23份-35份的腐殖酸、16份-27份的木耳菌糠、12份-27份的稻杆、21份-34份的沼渣、20份-32份的生石灰、17份-29份的油茶渣、30份-41份的象草、34份-45份的黑豆叶和18份-34份的黄豆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茶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农药I的有效成分由470g/L-485g/L的毒死蜱、42g/L-49g/L的申嗪霉素、47g/L-48.5g/L的氯氢菊酯和50g/L-60g/L的吡虫啉粉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茶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液肥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13份-25份的动物尿液、3份-7份的硼砂、25份-37份的菠菜提取物、19份-29份的骨粉、17份-27份的黄豆杆和5份-15份的腐殖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油茶产量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农药II的有效成分由500g/L-520g/L的烯酰吗啉、36g/L-39g/L的竹焦油、33g/L-37g/L的木焦油和33g/L-36g/L的吡虫啉粉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兰县旺达板栗茶油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东兰县旺达板栗茶油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76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