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形托盘式大腿外固定针道保护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86850.6 | 申请日: | 2018-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5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臧建成;秦泗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吴家伟 |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道 外固定 圆形托盘 大腿 托盘 托盘使用 托盘中心 吸水材料 保护器 皮肤 皮肤软组织 椭圆形托盘 引流 多孔设计 多孔透气 均匀加压 均匀释放 消毒药品 液体药品 软组织 抗菌药 贴合力 治疗针 滴注 钉道 剪口 麻面 渗液 稀释 圆孔 并发症 预制 预留 感染 申请 预防 制作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形托盘式大腿外固定针道保护器,包括圆形或椭圆形的托盘,托盘中心预留外固定针通过的圆孔,或者从托盘中心沿着半径开设的预制剪口,使用时托盘固定在外固定针上可以对针道周围软组织均匀加压,托盘使用吸水材料制成。本申请应用于大腿外固定置针后的针道保护,减少针道反应以及针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圆形或椭圆形托盘设计更贴服于皮肤软组织,托盘使用吸水材料制作,接触皮肤侧采用“亲皮肤”的麻面材料制作,更具有贴合力。中间多孔透气,易于干燥,针道反应所致的渗液易于集中引流,多孔设计便于经过圆形托盘滴注某些液体药品(如稀释的抗菌药以及某些消毒药品),均匀释放在钉道周围,预防和治疗针道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圆形托盘式大腿外固定针道保护器。
背景技术
外固定器是肢体矫形与功能重建的重要工具,由于大腿肌肉丰厚,外固定器固定置针后的针道反应以及针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问题。临床常用酒精纱布缠绕保护针道,但时常加压不均匀,或持久性差,仍有些针道渗出等并发症难以避免,尤其在大腿部更为明显。尚无一种专门的装置应用于外固定针道保护。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了一种使用方便的圆形托盘式大腿外固定针道保护器,比现有的纱布缠绕简便易行,不用缠绕,直接放置即可,能更均匀的实施对针道周围软组织的加压,而且可使经托盘滴注的药物均匀释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形托盘式大腿外固定针道保护器,包括圆形或椭圆形的托盘,托盘中心预留外固定针通过的圆孔,或者从托盘中心沿着半径开设预制剪口,使用时托盘固定在外固定针上对针道加压,托盘使用多孔吸水材料制成。
进一步,还包括夹子,夹子用于夹在托盘和外固定针之间。
进一步,夹子前端有牙口,尾部带有弹簧。
进一步,所述托盘直径为5cm、4cm或3cm,厚度为1cm或1.5cm。
进一步,托盘为硬质海绵制成,接触皮肤侧有麻面,增加摩擦力。
进一步,预制剪口宽度为2-4毫米。
本发明的圆形托盘式大腿外固定针道保护器,包括圆形或椭圆形的托盘,主要应用于大腿外固定置针后的针道保护,减少针道反应以及针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使用时固定在外固定针上对针道均匀和持续加压,圆形或椭圆形托盘设计更贴服于皮肤软组织,托盘使用吸水材料中间多孔透气,易于降低针道反应。
进一步,海绵材质易于渗出液排除,有利于液体挥发,保持针道的干燥,整体上在多个方面降低针道反应并发症。
本申请提供的圆形托盘式大腿外固定针道保护器,其主要应用与大腿外固定置针后的针道保护,减少针道反应以及针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圆形或椭圆形托盘设计更贴服于皮肤软组织,托盘使用吸水材料制作,接触皮肤侧采用“亲皮肤”的麻面材料制作,更具有贴合力。中间多孔透气,易于干燥,针道反应所致的渗液易于集中引流,多孔设计便于经过圆形托盘滴注某些液体药品(如稀释的抗菌药以及某些消毒药品),均匀释放在钉道周围,预防和治疗针道反应。颜色通常设计为绿色,鲜明的颜色可以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降低治疗带来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托盘;2-预制剪口;3-夹子;4-外固定针;5-腿骨;6-肌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未经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68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