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技术耦合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86259.0 | 申请日: | 2018-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1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朱彤;王有昭;朱正南;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东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04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畜禽养殖废水 厌氧消化 厌氧氨氧化系统 接触氧化系统 厌氧消化系统 畜产废水 有机物 耦合的 脱除 脱氮 去除 高浓度有机物 高浓度氨氮 接触氧化 排放标准 硝酸盐氮 畜禽废水 絮凝沉淀 有机结合 除氨氮 处理水 生物法 悬浮物 折流板 自养 氨氮 单极 气浮 总氮 进化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技术耦合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将畜禽养殖废水依次通过厌氧消化系统进行厌氧消化处理,通过接触氧化系统进行除COD处理,以及通过厌氧氨氧化系统进行除氨氮总氮处理。将折流板厌氧消化技术、进化生物法的接触氧化技术、单极自养脱氮(SNAP)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应用于高浓度有机物和高浓度氨氮的畜禽废水处理中。畜产废水经过絮凝沉淀或气浮脱除悬浮物后,进入厌氧消化系统进行厌氧消化处理;经过脱除部分有机物之后进入接触氧化系统进行有机物的进一步去除,同时去除部分氨氮和硝酸盐氮;之后处理水进入厌氧氨氧化系统进行脱氮处理。经过处理的畜禽养殖废水可达到国家规定的畜产废水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牧业液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技术耦合的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畜禽养殖废水是畜产养殖过程中清理清洗牲畜粪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这种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一定浓度的悬浮物、较高浓度的氨氮以及一定浓度的磷酸盐。一般而言,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COD高于3000mg/l,且生化性较强(BOD/COD>0.3)时,宜采用厌氧消化方法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原水COD往往高于5000mg/l,因而应采用厌氧消化处理;另一方面,畜禽养殖废水中含有较高浓度氨氮,而厌氧消化过程不仅无法消除氨氮,反而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释放氨氮,所以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后的处理水中氨氮较高(大于500mg/l)。
以往处理高氨氮废水采用的技术主要是A/O法,这种方法是缺氧/好氧工艺,耗能高且投资大,更重要的是A/O法仍无法实现氨氮的去除。而目前畜禽养殖废水的后续处理往往采用氧化塘技术,即将废水排入人工制作的池塘,通过蒸发和长时间的自然降解逐步消解畜产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尽管如此,氧化塘法也无法根本去除有机物和氨氮,通常经过几十甚至过百天的自然降解,有机物仍不低于1,000mg/l,氨氮也仍高达600mg/l以上。国家针对经过氧化塘处理后的废水,规定种养结合方式,即每2头母猪配套1亩农田,这就导致了畜禽生产企业对土地的大量需求。
由于对土地的需求,同时畜禽养殖废水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等问题,许多南方土地稀少的地区逐渐失去了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空间,其中东南沿海某些地区已经禁止畜禽养殖产业,并逐步搬离该地区。所以找到高效、标准化的畜禽废水处理处置技术,低成本的处理畜禽废水,或实现畜禽废水资源化是解决某些地区畜禽养殖业能否生存的关键。
由于上述原因,大量畜禽养殖业已经开始将生产企业大量搬离,并开始成规模的在北方或东北地广人稀的地区设厂生产。尽管如此,企业对土地的需求仍然巨大,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购买大于实际需求的土地面积,土地购置成本约占企业建设总成本的1/3,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压力。
由于没有有效的处理措施,在目前国家大力度整治环境污染的形势下,许多中小规模的民营的畜禽生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所以为这些企业开发出高效的、低处理成本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对广大的中小畜禽生产企业有着是否能够生存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对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畜禽养殖废水的水质特征,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技术耦合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东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东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6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轮式净水悬床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污水生物处理实验装置及其工艺配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