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橘壳茶叶容器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5943.7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8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仲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保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16 | 分类号: | B65D1/16;B65D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容器 制作 烘干 糙米 保藏 影响茶叶 竹筒 内塞 竹子 取出 茶叶 健康 | ||
1.一种橘壳茶叶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新鲜的竹子,将竹子从竹节处切断,使其成为竹筒,并制作与该竹筒相适配的竹筒盖。
2)取橘子,在橘子的果梗处挖洞,并从洞里将果肉取出,形成橘壳和覆盖在橘壳上的橘壳盖。
3)将步骤2)制得的橘壳内塞满干燥的糙米,盖上橘壳盖,再将塞满糙米的橘壳和橘壳盖一起放入步骤1)制得的竹筒内,备用。
4)将步骤3)制得的盛有橘壳的竹筒放入经过预热的烘干室内,将烘干室内的温度升至35-45℃,并保温10-16h,保温结束后将烘干室打开,对其进行排湿,排湿2-4h后,停止给烘干室加热,使其自然冷却。
5)待步骤4)制得竹筒冷至室温后再次给烘干室加热,将烘干室内的温度升至35-45℃,并保温10-16h,保温结束后将烘干室打开,对其进行排湿,排湿2-4h后,停止给烘干室加热,使其自然冷却,备用。
6)将步骤5)制得竹筒盖上竹筒盖,再次放入烘干室内,将烘干室内的温度升至35-45℃,并保温10-16h,保温结束后将烘干室打开,对其进行排湿,排湿2-4h后,停止给烘干室加热,使其自然冷却。
7)从步骤6)制得的竹筒内取出橘壳,打开橘壳盖,将里面的糙米取出后,即制得干燥的橘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橘壳茶叶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为一由多块花岗石砌成的一侧带有一密封门的房子,所述烘干室内置有一置物架,所述竹筒置于所述置物架上,所述烘干室的顶部固定有位于烘干室中部的第一散热风机,所述烘干室的顶部、靠近所述烘干室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散热风机,所述置物架的下部、位于所述烘干室的一端设置有排湿风机,所述第二散热风机和排湿风机的排风口皆通向烘干室的外部;所述烘干室的外部设置有一灶台,所述灶台位于所述烘干室的另一端,所述灶台与烘干室通过两根管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橘壳茶叶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为一设置有镂空孔的平台,所述烘干室一次可以烘干250-350公斤的装有橘壳的竹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橘壳茶叶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6)中,排湿时,打开排湿风机;散热时,打开第一散热风机和第二散热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橘壳茶叶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台为一燃烧木材加热的灶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橘壳茶叶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橘子为新鲜的小青柑,所述果梗处洞的直径为1.5-3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橘壳茶叶容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竹子为直径5-8厘米的竹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保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保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594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瓿药瓶自动贴标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保险杠的包装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1-00 具有用一块板构成主体的刚性或半刚性容器,如用铸造金属材料、用模制塑料、用吹制玻璃材料、用拉坯陶瓷材料、用模制浆状纤维材料、用在薄板材料上作出深拉延操作
B65D1-02 . 带有为倾注装入物设计的颈部或类似的限制孔口的瓶或类似容器
B65D1-09 . 安瓿
B65D1-10 . 罐,如用于保存食品的
B65D1-12 . 铁盒、木桶、圆桶或大桶
B65D1-22 . 具有相当大深度侧壁以封闭装入物的箱盒或类似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