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隐形数字水印的生成和提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5009.5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7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马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源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4 | 代理人: | 冯德魁;窦晓慧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 数字 水印 生成 提取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形数字水印的生成方法,包括:获取待生成水印的数据信息及宿主网页的数据信息;根据所述宿主网页信息获取宿主网页背景信息;以所述宿主网页背景信息数据以及与所述背景信息数据相差指定灰度的信息数据为条码编码深浅色的数据,对所述水印的数据信息进行条码编码,生成编码后的水印信息;将编码后的水印信息嵌入到所述宿主网页背景信息数据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印的信息存储量小,水印信息和载体内容固定不可变且是可隐形的数字水印的技术难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隐形数字水印的生成和提取方法。 本申请同时涉及一种隐形数字水印的生成和提取装置,以及一种隐形数字水印 的生成和提取方法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印最早应用于纸张,在造纸过程中夹在纸中而不是纸的表面,迎 光透视时可以看到明暗纹理的图案、人像或文字。这种水印的制造技术至今仍 然被沿用,且这种制造技术一直被改良提高,通常纸币、发票、证券等在制造 过程中采用此种技术、起到防伪、防造假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 了一种数字水印技术,通常将数字载体的出处、作者、公司logo等信息作为数 字水印嵌入到数字载体当中,例如多媒体文件、电子文档、软件中,且不影响 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再次修改,通常声明版权等采用此方式。
现有技术虽然已经广泛的使用了数字水印技术,用于数字载体,但是水印 内容通常是文字、图案等,其内容一目了然,只起到一种声明或标记作用,而 且其存储的内空也相当有限,通常是一小段文字或一张图片,如标注数字载体 出处的公司名称的文字或公司logo的图案。使用这种数字水印技术产生的水印 虽然可以进行隐形水印加密,但是存储的信息量少,而且是预渲染好的,不可 更改,其载体内容也是固定不变的。如何产生信息存储量大、信息和载体内容 都是随时可变的一种隐形水印,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例如,申请号为:201410217257.3,名称为“带隐形水印的数字图像篡改 检测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隐形水印的检测方法,具体是为数字 图像进行隐形加密,将宿主图像和加密水印图像分别以像素矩阵形式表示,对 带隐形水印的数字图像进行解码、提取和还原,若还原后的图像与宿主图像像 素矩阵相同,则说明宿主图像未被篡改,否则,说明宿主图像被篡改。
上述现在技术虽然提到了一种隐形水印的检测方法,但是这种检测方法, 通常用于版权保护,其水印只是起到标识作用,信息存储量小,而且是预渲染 好的,不可更改,其载体内容也是不变的,不能满足对信息存储量大、信息和 载体内容都是可变的且可隐形数字水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隐形数字水印的生成方法,以及一种用于隐形数字水 印的提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印的信息存储量小,水印信息和载体内容 固定不可变且是可隐形的数字水印的技术难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隐形数字水印的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待生成水印的数据信息及宿主网页的数据信息;
根据所述宿主网页信息获取宿主网页背景信息;
以所述宿主网页背景信息数据以及与所述背景信息数据相差指定灰度的 信息数据为条码编码深浅色的数据,对所述水印的数据信息进行条码编码,生 成编码后的水印信息;
将编码后的水印信息嵌入到所述宿主网页背景信息数据中。
优选的,以所述宿主网页背景信息数据以及与所述背景信息数据相差指定 灰度的信息数据为条码编码深浅色数据,对所述水印数据信息进行条码编码, 生成编码后的水印信息具体包括:
对所述水印信息进行条码编码,生成第一水印信息;
根据所述宿主网页背景信息数据以及与所述背景信息数据相差指定灰度 的信息数据为条码编码深浅色数据,对所述第一水印信息编码进行调整,生成 第二水印信息,将所述第二水印信息作为编码后的水印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5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