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网识别系统及净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4843.2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8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徐跃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拓邦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9 | 分类号: | F24F11/39;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网 净化器 标识信息 识别系统 识别装置 控制指令 服务器 用户智能终端 计算机领域 节能环保 净化设备 模块发送 设定条件 输出允许 用户终端 携带 上传 扫描 节约 | ||
本发明适用计算机领域,提供一种滤网识别系统及净化器,所述系统包括:滤网,设置于净化器上,所述滤网携带有识别标识信息;识别模块,用于扫描所述滤网携带的识别标识信息,并上传至滤网识别服务器;滤网识别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识别标识信息,若所述识别标识信息对应的滤网符合设定条件,则向所述净化器输出允许工作的控制指令;以及净化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允许工作的控制指令时,启动工作。通过用户智能终端或者用户终端上的程序、软件或app代替现有滤网识别系统的识别装置,从而节约净化器中识别装置的成本,进而节省识别装置耗费的资源,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网识别系统及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能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可是传统空气净化器的滤网致密性较大,寿命短,需要用户定期更换,而用户往往忘记更换滤网而降低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甚至会损坏空气净化器。
现有一种滤网识别系统,为了及时提醒用户更换滤网,会在滤网上设置 RFID或者NFC来标识该滤网,并通过设置在净化器中的识别装置识别该RFID 或者NFC以了解该滤网的使用情况,当滤网需要更换时,输出更换信息以及时提醒用户更换滤网。
然而,现有的滤网识别系统普遍不智能,需要在滤网识别系统中设置用于识别该RFID或者NFC的识别装置,并定期识别该RFID或者NFC以检测该滤网是否需要更换,而设置识别装置会增加滤网识别系统的成本,同时识别装置必须持续保持通电状态,从而耗费资源,不利于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滤网识别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滤网识别系统成本高,耗费资源,不利于节能环保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滤网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滤网,设置于净化器上,所述滤网携带有识别标识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扫描所述滤网携带的识别标识信息,并上传至滤网识别服务器;
滤网识别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识别模块发送的识别标识信息,若所述识别标识信息对应的滤网符合设定条件,则向所述净化器输出允许工作的控制指令;以及
净化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允许工作的控制指令时,启动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净化设备,所述净化设备包括:滤网及净化器;
所述滤网,设置于净化器上,所述滤网携带有识别标识信息,所述识别标识信息用于判断所述滤网是否符合设定条件;以及
所述净化器,用于当接收到滤网识别服务器下发的允许工作的控制指令时,启动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滤网、识别模块、滤网识别服务器以及净化器,所述滤网携带有识别标识信息,通过识别标识信息可以标识该滤网,使得滤网的产品信息(如品牌、型号、寿命期限等)可以被查询;所述识别模块扫描该识别标识信息并上传至滤网识别服务器,通过用户智能终端或者用户终端上的程序、软件或app代替现有滤网识别系统的识别装置扫描识别标识信息,并上传至滤网识别服务器,从而节约净化器中识别装置的成本,进而节省资源,节能环保;滤网识别服务器接收该识别标识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设定条件,以向净化器下发允许工作的控制指令,该净化器设置蓝牙或者是WIFI功能,以接收该允许工作的控制指令,并启动工作。通过用户智能终端或者用户终端上的程序、软件或app代替现有滤网识别系统的识别装置,从而节约净化器中识别装置的成本,进而节省识别装置耗费的资源,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滤网识别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拓邦智能控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拓邦智能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4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