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卫星共视数据实时交换的国家标准时间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4823.5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5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娅;陈瑞琼;何力;李孝辉;周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G04R40/0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地址: | 7106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复现 卫星 时间恢复 实时交换 数据传输交换 基准时钟源 可用性 输出 比对数据 测量基准 测量数据 基准终端 结果控制 时间比对 输出信号 同一时刻 网络交换 时效性 钟差 观测 参考 | ||
1.一种基于卫星共视数据实时交换的国家标准时间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在国家授时中心,与基准时钟源UTC(NTSC)并址安装远程时间比对基准终端,通过电缆接入基准时钟源的信号;
步骤二,加电远程时间比对基准终端,使用精确测定过坐标位置信息的基准点安装室外接收天线,将基准点位置信息输入基准终端的位置参数项;
步骤三,在远程时间比对基准终端的共视比对间隔参数项中,选择共视比对间隔;
步骤四,启动远程时间比对基准终端,基准终端按设置的共视比对间隔生产UTC(NTSC)时间与GNSS各颗卫星钟时间的偏差,通过数据通信传输交换网络发送到系统状态运行监控中心;
步骤五,对于任意某地,需要获得与标准时间UTC(NTSC)同步偏差小于10ns的标准时间信号的应用需求,为其配置内置铷原子模块的远程时间复现终端,提供正常信号前配置参数如下:
(1)安装远程时间复现终端,初次运行或是室外天线移动后,持续24小时采集终端室外天线坐标;
(2)设置共视比对间隔为300s,基于卫星共视获得本复现终端时间信号与UTC(NTSC)标准时间的偏差数据;
步骤六,远程时间复现终端启动测试,输出本终端时间与GNSS各颗卫星钟时间的偏差,通过数据通信传输交换网络发送到系统状态运行监控中心;
步骤七,远程状态运行监控中心在接收到远程时间比对基准终端的信息后,开始启动运算与状态判断机制,每收到一组远程时间复现终端数据,首先与历史数据对比,利用不少于5组历史数据采用中值法得到基准值,若收到的数据超过基准值的3倍,并且数据之间的偏差超过历史数据的3倍,则判断该终端异常;其次,若在共视间隔时间30秒内,未收到复现终端数据,同样判断该终端异常,实施状态监视;
步骤八,远程时间复现终端通过数据通信传输交换网络在系统状态运行监控中心获取远程时间比对基准终端的比对数据;
步骤九,远程时间复现终端根据所获比对数据内的时间标记信息,判断是否与本终端生成的偏差数据为同一时刻,若是则计算得到本终端时间与UTC(NTSC)的偏差,若时间标记信息不一致则重新发起数据查询,直至超时或获得符合要求的数据;
步骤十,远程时间复现终端计算得到本终端与UTC(NTSC)时间偏差后,生成对本终端内置铷原子模块的控制量,并通过与铷原子模块的通信端口控制铷原子模块的输出,使其输出信号与UTC(NTSC)同步;
步骤十一,远程时间复现终端积累符合300s间隔的数据,再次生成本终端时间与GNSS各颗卫星钟的偏差,通过数据传输交换网络发送数据,重复步骤八到步骤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48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