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确定高压电缆暂态热路中绝缘最佳分层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4637.1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8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韩卓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层 暂态热路 高压电缆 变化率 绝缘层 动态确定 数学模型 绝缘 电缆本体 计算程序 模型参数 实时修正 重要基础 导体 下导体 载流量 求解 构建 电缆 重复 优化 | ||
1.一种动态确定高压电缆暂态热路中绝缘最佳分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所需高压电缆,确定其尺寸及各层材料物性参数;
S2、构建电缆本体暂态热路模型及对应的数学模型,该步骤具体为:
S201、构建电缆本体暂态热路模型;
S202、构建热路模型对应的数学模型;
S3、确定暂态热路模型中各参数,该步骤具体为:
S301、时不变参数的确定;
S302、时变参数的确定;
S4、根据步骤S2中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编辑计算程序;
S5、导入各模型参数,利用循环语句,计算某一时刻不同分层数下导体的温度值,求解导体温度随分层数的变化率,当变化率达到设定的变化率下限,此时分层数为最佳分层数;
S6、以S5中计算结果为基础,并重复S5中的步骤,确定下一时刻的绝缘层最佳分层数;
S7、重复S5、S6,即可得到高压电缆暂态热路中绝缘层实时最佳分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确定高压电缆暂态热路中绝缘最佳分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计算需要,选择对象型号的高压电缆作为计算原型,确定相关电缆各层结构的参数包括:尺寸数据、材料特性、导热率、比热容、电阻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确定高压电缆暂态热路中绝缘最佳分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1具体为:
根据电缆线路和各层材料的特点,构建暂态热路模型基于以下假设:1)相对电缆半径,电缆线路长度无限大,对于长直电缆段,忽略其轴向传热;2)在一般敷设条件特别是实验条件下,电缆外部环境均匀,电缆各层材料各向同性,并且中心对称;3)各层材料的热容热阻不随时间空间而变化;4)内外屏蔽层很薄且热参数与绝缘层相似,因此三者合并同一层处理,5)相对导体损耗而言,介质损耗忽略不计,单端接地情况下忽略护套损耗;
基于以上假设,电缆本体热路简化成沿着径向的一维热路模型,同时绝缘层采用等厚度分层处理,电缆热路模型为分布参数暂态热路模型;设置:P表示电缆导体损耗;n-3表示绝缘层分层数;T1表示电缆导体温度;T2—Tn-3表示电缆绝缘层,含内、外屏蔽各分层温度;Tn-2表示绕包带温度;Tn-1表示气隙层温度;Tn表示铝护套温度;To表示电缆表皮温度;C1'表示电缆导体热容;C1”、C2—Cn-3表示电缆绝缘层,含内、外屏蔽层各分层热容;Cn-2表示绕包层热容;Cn-1表示气隙层热容;Cn'表示铝护套热容;Cn”表示外护套热容;R1—Rn-3表示电缆绝缘层,含内、外屏蔽各分层热阻;Rn-2表示绕包层热阻;Rn-1表示气隙层热阻;Rn表示外护套热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确定高压电缆暂态热路中绝缘最佳分层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2具体为:
对热路中的每个节点列写节点方程,并转化为矩阵表达形式:
其中,C1=C1'+C1”,Cn=Cn'+Cn”,各矩阵如下:
T=[T1 T2 T3 … Tn]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46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