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电网备用容量计算方法和微电网调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82742.1 | 申请日: | 2018-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2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张宇;沈渭程;董开松;马喜平;胡殿刚;李韶瑜;赵炜;张光儒;李志敏;闵占奎;刘秀良;陈明忠;甄文喜;魏博;同焕珍;姜梅;王斌;杨勇;赵耀;朱宏毅;张赛;刘丽娟;梁有珍;陈柏旭;赵凤展;杜松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备用 容量 计算方法 调控 方法 | ||
1.一种微电网备用容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微电网的停运容量概率表计算预先设定的各系统故障备用对应的电源故障缺电概率;所述停运容量概率表是根据所述微电网中各电源的容量和强迫停运率获取的;
根据任一所述系统故障备用对应的电源故障缺电概率和预先设定的最大缺电概率,计算该系统故障备用对应的最大预测误差缺电概率;
应用该系统故障备用对应最大预测误差缺电概率在预测误差正态分布表中查询该系统故障备用对应的预测误差容量;所述预测误差正态分布表是根据所述各电源的出力值和负荷值的预测误差获取的;
将所述各系统故障备用对应的容量与预测误差容量之和的最小值作为所述微电网的备用容量;
所述根据任一所述系统故障备用对应的电源故障缺电概率和预先设定的最大缺电概率,计算该系统故障备用对应的最大预测误差缺电概率,进一步包括:
应用下式计算任一所述系统故障备用对应的最大预测误差缺电概率:
(1-Pfailure)(1-Perror)≥1-PLOLP
式中,Pfailure为所述电源故障缺电概率,Perror为预测误差缺电概率,PLOLP为所述最大缺电概率,Perror的最大值为所述最大预测误差缺电概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该系统故障备用对应最大预测误差缺电概率在预测误差正态分布表中查询该系统故障备用对应的预测误差容量前,还包括:
分别预测各电源的出力值和负荷值,对应获取各电源的预测出力值和预测负荷值;获取各电源的实际出力值和实际负荷值;
分别应用所述各电源的预测出力值和实际出力值、预测负荷值和实际负荷值计算各电源的出力值预测误差和负荷值预测误差;
应用所述各电源的出力值和负荷值的预测误差获取预测误差正态分布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该系统故障备用对应最大预测误差缺电概率在预测误差正态分布表中查询该系统故障备用对应的预测误差容量,进一步包括:
基于预测误差正态分布表,根据下式应用该系统故障备用对应最大预测误差缺电概率获取该系统故障备用对应的预测误差容量:
式中,C′error为所述预测误差容量,Perror为预测误差缺电概率。
4.一种微电网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当微电网的当前功率差大于0时,应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计算备用容量,并将所述备用容量发送给旋转备用,以使得所述旋转备用能够根据所述备用容量进行储备控制;所述当前功率差为当前可用功率与负荷的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前还包括:
S01,根据微电网运行数据,向不可中断负荷提供电能;
S02,根据配电网发送的能量调度指令向配电网传输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
当所述微电网的当前功率差小于0且储能设备能够放电时,若所述储能设备的储能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当前功率差的绝对值,则控制所述储能设备向微电网传输电能;否则,控制所述储能设备向微电网传输电能,并将当前可用功率与储能值之和作为负荷功率最大值发送到负荷;
当所述微电网的当前功率差小于0且储能设备不能放电时,将当前可用功率作为负荷功率最大值发送到负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后还包括:
当储能设备能够充电时,若所述储能设备能够接收的电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当前功率差,则对所述储能设备充电;否则,对所述储能设备充电,并进行弃电,弃电量为所述当前功率差与储能设备能够接收的电量之差;
当储能设备不能充电时,进行弃电,弃电量为所述当前功率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农业大学,未经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27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