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洋椿苦素在制备抗贝氏隐孢子虫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2326.1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廖申权;孙铭飞;吴彩艳;戚南山;吕敏娜;林栩慧;胡俊菁;于林增;刘宝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58 | 分类号: | A61K31/58;A61P33/02;A23K50/75;A23K20/1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贝氏隐孢子虫 可接受 雏鸡 喂食 制备 动物感染实验 散剂 水溶性粉剂 日常饲料 日常饮水 排卵 混匀 囊数 水中 应用 饲料 感染 | ||
本发明公开了洋椿苦素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在制备抗贝氏隐孢子虫药物中的应用。洋椿苦素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衍生物与可接受的辅料,制成散剂,添加至饲料中,混匀,按日常饲料量喂食雏鸡;或将洋椿苦素制成洋椿苦素水溶性粉剂,溶于水中,按日常饮水量喂食雏鸡。通过动物感染实验证实洋椿苦素可使贝氏隐孢子虫感染后的排卵囊数减少76.6%以上,具有较好的抗贝氏隐孢子虫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化合物的新应用,特别涉及洋椿苦素在制备抗贝氏隐孢子虫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隐孢子虫隶属原生动物门(Protozoa)、顶复亚门(Apicomplexa)、孢子虫纲(Sporozoasida)、球虫亚纲(Coccidiasina)、真球虫目(Eucoccidiorida)、艾美耳亚目(Eimeriorina)、隐孢子虫科(Cryptosporidiidae)、隐孢子虫属(Cryptosporidium),是一种重要的肠道寄生性原虫。它具有广泛的宿主谱,可感染人、家畜、伴侣动物、野生动物、鸟类、爬行类、鱼类等240多种动物,引起重要的人兽共患隐孢子虫病,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和公共卫生意义。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主要通过粪-口途径经水源、空气、食物等传播,以胃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性腹泻和卡他性呼吸道炎症为典型临床症状,引起低龄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或死亡,对于婴幼儿和免疫缺陷患者可致慢性、致死性疾病。
隐孢子虫病是家禽及野生鸟类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目前寄生于禽类的隐孢子虫有3个公认有效种: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baileyi)、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is)和鸡隐孢子虫(C.galli)。其中贝氏隐孢子虫是感染家禽的优势种,主要寄生在家禽的喉头、气管、法氏囊和泄殖腔等部位,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病变,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当伴随免疫抑制性疾病或与其它呼吸道、消化道病原共感染时,将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禽隐孢子虫在北京、广东、四川、上海、河南、宁夏等地区均有报道,鸡、鸭、鹅、孔雀、鹌鹑、珍珠鸡、丝毛骨鸡均可自然感染或人工感染。其中广东省鸭隐孢子虫感染率为85.67~100%,北京鸭为26.5%~64.3%,河南省肉鸽感染率为0.98%,鸡感染率为18.8%,鸭感染率为16.31%,鹌鹑感染率为13.15%,鸵鸟感染率为1.7%。由于隐孢子虫卵囊体积微小、分布广泛,常规加氯饮水消毒法不能有效将其杀灭,因此对人类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伴随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城乡人员流动性的加大,不同种类的隐孢子虫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增加,尤其是人兽共患虫种在人群中的感染几率将会增加。Feng等(Fenget al.,2012)发现我国上海住院病人中C.meleagridis的阳性率为21.4%,并在上海的城市污水中同时检测到C.meleagridis、C.baileyi和艾美耳球虫(Eimeriaspp.)卵囊,推测城市中的感染性卵囊可能来自养禽场(Li et al.,2012)。广东省地处亚热带,畜禽养殖密度大,目前畜禽养殖所产生的污水、粪便的处理缺乏经济有效的净化技术,易对外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课题组在前期的调查研究中亦发现广东肉鸽的贝氏隐孢子虫感染率较高。隐孢子虫卵囊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传统消毒工艺很难将其杀灭,污染水源极易造成养禽场间交叉传播甚至爆发风险。
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尚无理想的有效药物。文献报道硝唑尼特、大蒜素、巴龙霉素治疗,有一定疗效。
洋椿苦素,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26H30O5,分子量422.526,CAS登录号:1254-85-9。其存在于楝科植物(如洋椿、香椿、红椿、巴西海木等)根皮中的一种化学成分,是一种柠檬酸类化合物。味苦、涩,性凉,根皮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恶心呕吐、痢疾、高脂血症和疥疮等也有显著的疗效。亦有研究报道洋椿苦素在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粘附、迁移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具有广谱抗肿瘤效应。目前为止尚未有洋椿苦素具有抗贝氏隐孢子虫作用的报导。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23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