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弹性高效破碎安全锤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2275.2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4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搏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00 | 分类号: | A62B3/00;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形弹簧 弹性片 手柄 安全锤 锤头 高效破碎 玻璃 击打 传统安全 危险环境 相对两侧 逐渐变小 蓄能 冲击力 平行 破裂 释放 概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弹性高效破碎安全锤,包括手柄、锤头、螺旋形弹簧和弹性片,手柄通过螺旋形弹簧与锤头连接,手柄上靠近螺旋形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弹性片,弹性片与尖端分别位于螺旋形弹簧的相对两侧,弹性片上靠近螺旋形弹簧的一侧表面为斜面,弹性片上靠经手柄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厚度逐渐变小,弹性片上远离螺旋形弹簧的一侧表面为平面且与螺旋形弹簧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本发明通过在锤头与手柄之间安装螺旋形弹簧,并在手柄上安装弹性片,使安全锤在使用过程中先通过螺旋形弹簧和弹性片蓄能,再在击打玻璃时释放能量,使本安全锤在击打玻璃时相比传统安全锤的冲击力显著增加,迫使玻璃更快地破裂,在危险环境中能够显著提高救人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闭舱室里辅助逃生的安全锤,尤其涉及一种双弹性高效破碎安全锤。
背景技术
由于在公共汽车、私家车等交通工具内因不能及时破碎玻璃而被困导致生命安全隐患的事件越来越多,所以近几年对安全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关键时刻,安全锤可能会救人性命。
安全锤也叫救生锤,是一种封闭舱室里的辅助逃生工具,其一般安装于汽车内,当汽车发生火灾或落入水中等紧急情况时,可以砸碎玻璃门窗以便逃生,安全锤主要利用其锤头的圆锥形的尖端,锤头的尖端与玻璃的接触面积很小,当用该安全锤砸玻璃时,锤头的尖端对玻璃的压强较大,能将玻璃砸碎。
但是,传统安全锤的击打力仅仅依靠锤头尖端的直接压力,该压力的大小取决于使用者手臂和手腕力量的大小,所以其对车窗的钢化玻璃的破碎能力有限,即使年轻力壮的男人也要多次敲击才能破碎钢化玻璃,如果使用者为女性、老人、小孩或受伤者等力量较小的人,则可能无法有足够的力量使用传统安全锤击碎较厚重的车窗玻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弹性蓄能产生更大冲击力的双弹性高效破碎安全锤。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双弹性高效破碎安全锤,包括手柄、锤头,所述锤头上设有用于破碎玻璃的尖端,所述双弹性高效破碎安全锤还包括螺旋形弹簧和弹性片,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螺旋形弹簧与所述锤头连接,所述手柄上靠近所述螺旋形弹簧的一端安装有所述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所述尖端分别位于所述螺旋形弹簧的相对两侧,所述弹性片的长度比所述螺旋形弹簧的长度略短,所述弹性片上靠近所述螺旋形弹簧的一侧表面为斜面,所述弹性片上靠经所述手柄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厚度逐渐变小,所述弹性片上远离所述螺旋形弹簧的一侧表面为平面且与所述螺旋形弹簧的中心线相互平行。
上述结构中,螺旋形弹簧、弹性片分别为两个弹性体,螺旋形弹簧的弹性作用在于:使用者扬起安全锤向后运动和刚刚停止向后运动并马上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螺旋形弹簧向后方(远离尖端的方向)弯曲蓄能,使用者手持安全锤向前方(靠近尖端的方向)快速运动并击打玻璃的过程中,螺旋形弹簧向前方弯曲释放能量,增加冲击力,弹性片的弹性作用在于:螺旋形弹簧向后运动时会压迫弹性片,压迫过程中,弹性片会给螺旋形弹簧一个反推力,由于弹性片的斜面作用,使螺旋形弹簧远离手柄的一端受到的反推力小于靠近手柄一端受到的反推力,从而使螺旋形弹簧远离手柄的一端能够向后运动更大距离,其力矩更大,最终使尖端获得的弹性能量更大,另外,弹性片本身也有一个蓄能和释放能量的过程,其原理与螺旋形弹簧的能量储蓄与释放类似,螺旋形弹簧和弹性片两个弹性体的能量储蓄和释放,再加上弹性片的斜面结构使螺旋形弹簧远离手柄一端的能量储蓄更多,最终形成较大的弹性冲击力,显著提升尖端击打玻璃的冲击力。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片为不锈钢片。
为了防滑,所述手柄上套装有外设防滑纹的柔性橡胶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搏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搏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22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