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具有微纳复合抗菌织构的医学用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1212.5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4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盛;马晨斌;李成玉;康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B10/02;A61N5/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学用 织构 抗菌 针表面 复合 细菌 放射治疗 激光加工技术 微纳复合织构 穿刺活检 创伤外科 激光加工 金属表面 抗菌效果 纳米织构 皮下注射 细菌感染 血液取样 抑制细菌 疏水性 凸台状 粘附 制备 医疗器械 加工 应用 | ||
1.一种表面具有微纳复合抗菌织构的医学用针及其制备方法,基体材料为不锈钢,其特征在于:采用皮秒激光在医学用针表面加工出均匀分布的具有抗菌效果的微纳复合织构,微纳复合织构由周期性纳米织构和微米凸台织构构成。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一种表面具有微纳复合抗菌织构效果的医学用针,其特征通过以下方式制备:
(1)将医学用针装夹在精密回转工作台上,使皮秒激光器产生激光束聚焦于医学用针表面,利用光学相机进行激光在医学用针被加工表面的对焦找正。激光器参数为:波长532nm,脉宽10ps,频率1-100kHz,光斑直径为16μm。
(2)使用激光加工平台加工出周期性纳米织构,加工参数为:激光频率为20-100kHz,激光能量为0.2-0.4μJ,加工速度20-100mm/s,加工方向为医学用针轴向,每加工一条医学用针旋转0.3°-3°,重复扫描1次,加工出的纳米织构周期为200-500nm。
(3)使用激光平台加工微米凸台织构,加工参数为:激光频率为20-100kHz,激光能量为4-6μJ,加工过程中先沿医学用针轴向进行微米槽加工,加工速度为20-100mm/s,每加工一条平台转动0.75°-12°,后进行医学用针径向加工,旋转轴转动速度为3-45r/s,激光每加工一圈医学用针沿轴向平移15-60μm,重复扫描10-20次,加工出的凸台周期为35mm*35mm,深度为4-10μm。
(4)将加工好的医学用针放至酒精中超声清洗20分钟后取出,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12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器针头及注射器
- 下一篇:一种注射位置检测装置及药物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