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光能源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0743.2 | 申请日: | 201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4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平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3/00;F03D3/04;H02S4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风板 叶轮 光能源 太阳能应用领域 风力发电系统 太阳能电池板 风力发电 新能源利用 发电效率 建筑表面 建筑结合 建筑外墙 连接装置 汽车领域 迎面气流 上框架 发电机 拼接 风能 电路 汇聚 造型 补充 能源 应用 | ||
一种风、光能源模块,涉及风能、太阳能应用领域,每个模块上框架上有独立的叶轮连接发电机以及电路构成独立的风力发电系统,框架上安装有导风板,导风板可以收集更大面积的风汇聚到小尺寸叶轮上获得更高的发电效率,导风板和框架上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获得更多的电力,模块之间有连接装置可以任意组合连接一起,拼接成独立的能源造型,也可以和建筑结合做建筑外墙模块,收集建筑表面的风力发电,也可以应用到汽车领域利用车辆迎面气流补充电力,给人们提供一种新能源利用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领域,尤其是能利用风能、太阳能的一种风、光能源模块。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提起风能、光能利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广袤的天地中巨大的风车和占地巨大的成片的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一般风力发电机功率都是固定的,需要一定的占地空间,只适合空旷地区应用,
实际他们只是太阳能、风能利用的一部分而已,风能和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生活中他们无处不在,如果不加以利用还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比如:日常你穿行在都市高楼群中,呼啸而过的过堂风让你举步维艰,同时还会吹落物品……比如:你的房子向阳的墙面和楼顶,天天沐浴在阳光中必须做好保温隔热,还白白浪费了大好阳光……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简单的应用在的都市中的风能、太阳能利用产品,
也没有一种这样的靠单位模块数量组合来满足人们功率要求的模块化风光发电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设计一种能高效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结合的小型发电模块,它的每个模块都是独立的发电系统,可以相互连接任意组合,依靠模块数量组合来满足不同的功率要求,它可以应用在市政景观或者建筑外墙模块系统和建筑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各种能源要求。
其结构为:一种风、光能源模块,每个模块包括框架、叶轮、发电机和稳压电路系统以及导风板组成。叶轮和发电机以及稳压电路系统组成独立的风力发电系统装在框架上,每个模块都有电力接口,模块和模块之间可以通过连接装置组合拼接成各种形式和数量的风力发电模块。通过串联和并联能电力输出接口来满足人们的各种发电需求,框架上还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发电。
一种风、光能源模块,其叶轮采用叶轮轴和风力流动的方向垂直的垂直轴叶轮形式,小型发电机与叶轮连接固定在框架上和稳压电路构成独立的阻力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系统,在叶轮的前方迎风面的框架上安装有倾斜导风板,可以减少叶轮的直径尺寸的同时获得较大的风力,提高了发电效率。
工作过程:风吹过的时候,气流沿着导风板流动收集吹过叶轮,因此叶轮能获得较大的风力提高了发电效率,同时导风板遮挡了叶轮逆风面的一部分面积,减小了风轮的转动阻力,在叶轮尺寸不变是情况下,收集更多的风力,提高了叶轮的速度和提高了发电效率。
框架上可以在框架四周和导风板上安装太阳能电池,白天利用太阳能发电满足要求,模块上,有独立的电力接口,各个接口可以串联或者并联起来满足各种电力要求,
模块之间安装有连接装置靠数量可以任意满足使用要求,比如一个一米乘一米的模块功率是100瓦的情况下采用10×10的组合模块墙,就可以达到上万瓦的功率要求,模块和模块之间连接组成各种整体造型,比如街道独立的模块组合造型,比如安装在建筑表面组成能源模块,替代建筑外墙装饰模块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建筑自身的能源需求。
有益效果:一种风、光能源模块,利用现在成熟的微型风力发电机技术,设计成独立的风、光发电模块,本发明的创新在于把独立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和导风板结合起来,小尺寸叶轮直径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风电效率同时和太阳能电池系统有机的结合一起做成独立的能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平,未经王永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0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