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履带式运动吸附的船舶通气减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80531.4 | 申请日: | 2018-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7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转;孙帅;秦世杰;黄滨;王璐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3B1/38 | 分类号: | B63B1/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徐敏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履带式运动 减阻装置 吸附 磁吸附单元 船体结构 固定模块 通气模块 通气 船舶 履带表面 原有的 船体 增设 | ||
1.一种基于履带式运动吸附的船舶通气减阻装置,包括通气模块以及固定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块为履带式运动机构,所述履带式运动机构的履带表面安装有磁吸附单元;
所述履带式运动机构包括通过连接支架连接的多个履带子单元,所述履带子单元包括:
履带支架,与相邻的连接支架铰接;
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安装在履带支架上;
履带,装在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
所述通气模块包括对应连接每个履带子单元的多个通气减阻组件,所述通气减阻组件包括:
通气减阻前板,与相邻的连接支架铰接且铰接点与所述履带支架的铰接点重合;
通气减阻中段,设有通气腔,一侧与所述通气减阻前板密封连接;
通气减阻后板,与所述通气减阻中段的另一侧密封连接,设有与所述通气腔连通的气体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履带式运动吸附的船舶通气减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出口为气体狭缝出口,所述通气减阻组件的气体狭缝出口与对应连接的履带子单元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轴心连接线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履带式运动吸附的船舶通气减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支架与两侧连接支架的铰接点分别安装有所述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驱动轴和从动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履带式运动吸附的船舶通气减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通气减阻装置还包括遮盖在所述固定模块外侧的导流外壳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履带式运动吸附的船舶通气减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外壳模块包括对应遮盖在每个履带子单元外侧的多个导流外壳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履带式运动吸附的船舶通气减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外壳组件和通气减阻组件分别布置在对应的履带子单元轴向的两侧,所述导流外壳组件包括:
中间前板,倾斜布置且前侧边延伸至船体底面;
中间平板,安装在所述履带子单元远离船体的一侧,前侧边与所述中间前板的后侧边铰接,后侧边延伸至所述通气减阻组件;
连接平板,左右两侧边分别通过柔性连接件与相邻两导流外壳组件的中间平板连接;
连接前板,倾斜布置且前侧边延伸至船体底面,后侧边与所述连接平板的前侧边铰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履带式运动吸附的船舶通气减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外壳组件还包括:
控制杆,驱动所述中间前板相对中间平板转动;
固定杆,中间与所述中间前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两侧杆体和所述中间前板之间形成夹缝,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侧的连接前板外侧以实现中间前板与连接前板的联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履带式运动吸附的船舶通气减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穿过所述连接支架深入所述通气减阻组件中与驱动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05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