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植筋技术加固格梁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80033.X | 申请日: | 2018-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5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梁炯;石胜伟;蔡强;张勇;谢忠胜;周云涛;程英建;李乾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37/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 地址: | 61173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筋 格梁 技术加固 纵筋 受损 安全系数 抗弯能力 施工周期 使用寿命 扰动 绑扎 放线 洗孔 注胶 钻孔 焊接 浇筑 养护 滑坡 | ||
1.一种采用植筋技术加固格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放线定位
错开原结构钢筋位置,标注出植筋点,该植筋点选择格梁中间位置;
(2)受损格梁表面处理
清理受损格梁表面的土体、油污以及剥落或疏松的混凝土层,如果顶部受弯面有裂缝,采用高标号水泥浆或者水泥裂缝粘结剂进行裂缝封填;
(3)植筋钻孔、洗孔
在原受损格梁中间进行钻孔,选用原格梁纵筋的型号,钻头直径比纵筋直径大4~5mm,孔深按照植筋技术现行规范进行,钻孔时,钻头始终与柱面保持垂直;
钻孔后,用毛刷伸至孔内清理碎渣,再用软管深入孔底部,连接压缩空气,吹出钻孔内灰尘,随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或酒精擦洗孔内壁,不能用水擦洗;
(4)注胶
采用注射器将粘结剂注入植筋孔,首先排出注射器口处较稀部分,再将注射器嘴伸入孔底,注射量为孔体积的80~90%,再排出上部空气后,立即进行植筋操作;
(5)植筋
把除锈处理过的螺杆放入孔口,慢慢旋入,不可中途逆向反转,直至螺杆伸入孔底,随后,固化50小时以上;
(6)绑扎植筋层纵筋
植入螺杆后,在螺杆顶端焊接短钢筋,形成T字箍,在T字箍的两侧焊接纵筋,以增加原受损格梁的抗弯能力;焊点距离原格梁表面大于45mm,且采用冰水浸渍的毛巾冷敷包裹住螺杆外露部分的根部;
(7)浇筑、养护
配筋完毕后,在格梁底定位固定模板后浇筑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28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植筋技术加固格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筋作业在10℃以上的晴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003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土工程专用修建机
- 下一篇:抗滑组合桩支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