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及其生产轻烧氧化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9656.5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陶云;宿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云 |
主分类号: | C04B2/10 | 分类号: | C04B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声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1 | 代理人: | 张军 |
地址: | 110057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加热 装置 及其 生产 氧化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及其采用感应加热装置生产轻烧氧化镁的方法,本发明的感应加热装置由炉体、冷却系统和出料系统构成,其特点在于在炉体的外部设置有感应加热系统,炉顶设置有装料系统和气体收集系统,炉体的底部设置有冷却系统和出料系统,本发明还在加热装置炉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导磁柱;本发明的方法在于通过电源给感应加热装置感应加热,使炉体内及多个导磁柱获得热量,通过炉顶装料系统使物料连续进入该装置的炉内,物料在炉内的下降过程中在炉内均匀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从而实现有效利用小于25mm菱镁矿粉矿生产轻烧氧化镁的目的;本发明实现了连续化生产,具有生产效率高、节能环保,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加热装置及其采用该感应加热装置生产轻烧氧化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轻烧氧化镁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基础镁质原料,镁质深加工产品都以它为基础原料。轻烧氧化镁主要由菱镁矿煅烧而制成,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农业和建筑等领域。
我国菱镁矿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储量约为34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4,居世界首位。目前,通过煅烧菱镁矿生产轻烧氧化镁的设备主要包括竖窑、回转窑、反射窑、隧道窑和悬浮炉等。其中,竖窑因其设备简单、热效率高、投入较低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利用竖窑生产轻烧氧化镁时,由于是以煤或焦炭为燃料,通过窑下部鼓入空气助燃而为菱镁矿分解提供热量的,因此,要求入窑菱镁矿的粒度必须大于25mm,以免炉料被窑内上升的气流从窑顶带出。而在菱镁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粒度小于25mm的粉矿约占采出菱镁矿的40%。由于这部分粉矿在竖窑工艺下不能有效的利用,因此,造成了菱镁矿资源的极大浪费。
此外,目前煅烧菱镁矿所使用的窑炉,包括竖窑、回转窑、反射窑和隧道窑等,均采用煤、焦炭或天然气为燃料提供热源。生产实践表明,使用这些燃料时不能为窑内提供均匀的热源,容易造成窑内温度分布不均,难以保证菱镁矿均匀加热分解。因此,易产生过烧或欠烧现象,导致所生产的轻烧氧化镁产品质量较差、活性较低。同时,燃料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灰分,严重污染周边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竖窑等设备在煅烧菱镁矿生产轻烧氧化镁过程中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提供一种感应加热装置以及采用该装置生产轻烧氧化镁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提供一种感应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由炉体、冷却系统和出料系统构成,其特点在于在炉体的外部设置有感应加热系统,在感应加热装置的炉顶设置有装料系统和气体收集系统,冷却系统和出料系统设置在炉体的底部。该方案的特点还在于感应加热装置的炉体由隔热保温层、石墨-碳化硅导磁层构成,炉体的外部为隔热保温层,炉体内层为碳化硅材料层,外部和内层之间的炉体中部设置有石墨材料层,从而形成石墨-碳化硅复合材料导磁层。本发明在感应加热装置炉体内部还设置有多个由石墨-碳化硅复合材料构成的导磁柱,导磁柱柱体为碳化硅材料层,柱体内部设置有石墨材料层,从而形成石墨-碳化硅导磁柱。本发明在感应加热装置外部设置有感应加热系统,该系统的感应加热线圈环绕在感应加热装置炉体外部的隔热保温层上,在感应加热线圈外还砌筑有隔热保温外壳,以提高热源的有效利用。感应加热装置的炉体顶部或炉体顶部的外部炉体上还设置有气体收集系统,以收集在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云,未经陶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96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空玻璃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水泥熟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