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9012.6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6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363 | 分类号: | H04N21/4363;H04N21/442;H04N21/41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终端设备 电视 终端 信号 输入 电路 方法 | ||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终端,根据外接设备类型选通USB D+/D‑端子与SOC芯片或控制芯片电连接,以解决电视终端应用USB‑C接口中存在的USB 2.0/3.0信号与billboard信息交互不能同时兼容的问题。具体的,该电子设备终端中,控制芯片根据识别的外接设备类型,控制USB USB D+/D‑端子选通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的电连接,或选通与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电连接,从而实现不同场景下满足USB 2.0/3.0信号传输功能与billboard信息交互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信号输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USB TYPE-C接口,简称USB-C,多用于数据传输、设备间相互充电等。图1是USB-C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自USB 3.0协议团队推出USB-C接口以来,由于其具有支持双面插入、数据传输速度加倍、端口形状更薄等诸多优点,在手机、电脑等设备上广泛采用并迅速普及,但是目前电视终端或其他带有SOC芯片的显示终端中尚未得到应用。因此,如何将USB-C接口应用到电视终端,成为电视及相关芯片厂商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终端设备、电视终端、信号输入电路及方法,用于实现USB TYPE-C接口在电视终端的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种通过USB TYPE 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该电子终端设备包括:控制芯片,用于根据识别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控制所述USB TYPE-C接口中D+/D-信号输入端子与SOC芯片之间电连接,以及所述USBTYPE-C接口中D+/D-输入端子和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所述控制芯片之间电连接,同一时刻其两者电连接通路中仅选通任一通路电导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终端,根据外接设备类型选通USB D+/D-端子与SOC芯片或控制芯片电连接,以解决电视终端应用USB-C接口中存在的USB 2.0/3.0信号与billboard信息交互不能同时兼容的问题。具体的,该电子设备终端中,控制芯片根据识别的外接设备类型,控制USB USB D+/D-端子选通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的电连接,或选通与控制芯片中可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电连接,从而实现不同场景下满足USB 2.0/3.0信号传输功能与billboard信息交互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二种通过USB TYPE 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CC模块,用于检测USB TYPE-C接口接入设备类型,当检测USBTYPE-C接入USB设备时,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当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终端设备,通过CC模块在检测到检测USB TYPE-C接入USB设备,选通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SOC芯片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检测到USB TYPE-C接入ALT MODE设备时,选通所述USB TYPE-C接口中USB D+/D-端子与PD模块中可供交互billboard信息的连接端子之间连接电导通;进而实现不同接入不同模式的外接设备时,实现USB 2.0/3.0信号与billboard信息交互的兼容性问题。
本申请提供第三种通过USB TYPE C接口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数据的电子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USB TYPE-C接口,有USB D+/D-信号引脚;
SOC芯片,有可供所述USB D+/D-信号输入的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9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