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质车联网条件下自主车队运行的容错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8965.0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5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巫威眺;翟聪;任婧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驾驶 车联网 异质 速度控制器 容错控制 状态反馈 车队 驾驶 李雅普诺夫函数 交通拥堵问题 车辆传感器 随时间变化 充分条件 复合人工 跟驰模型 渐进稳定 运行特性 耦合 传感器 推导 映射 车流 抽象 行驶 滞后 缓解 | ||
1.一种异质车联网条件下自主车队运行的容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开放边界的单车道,同时禁止超车的情况下,考虑驾驶员的滞后反应时间随时间变化的特性,通过利用头车的运动轨迹和跟驰车辆的运动特性,提出符合道路情况的耦合映射跟驰模型;
S2、对步骤S1所提出的耦合映射跟驰模型的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即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理论,推导车队行驶满足所述耦合映射跟驰模型稳定性的充分条件;
S3、考虑异质车联网环境下同时存在人工驾驶车辆和自动驾驶车辆,将人工驾驶车辆抽象为自动驾驶车辆传感器失效的情况,引入开关矩阵,设计状态反馈速度控制器,即反馈容错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质车联网条件下自主车队运行的容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S11、假设头车以恒定速度v0>0向前运行,头车的运行轨迹用下式表示:
x0(n+1)=x0(n)+v0T (1)
其中,x0(n)>0是头车在t=nT时刻的位置,T>0是采样的时间;
S12、假设头车速度不受跟驰车辆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实际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受时变滞后反应时间的影响,跟驰车辆的运动特性即耦合映射跟驰模型为如下非线性动态等式:
其中,yi(n)>0表示在t=nT时刻车辆i-1和车辆i的车间距,vi(n)>0表示车辆i在t=nT时刻的瞬时速度,N是跟随车辆的数量,αi>0是车辆i驾驶员的灵敏度,Vop(yi(n))是车辆i的最优速度函数,并且函数仅与车辆i-1和车辆i的车间距yi(n)有关;ui(n)表示所设计的控制输入;τ(n)是随时间变化的滞后函数,且满足:
τ1≤τ(n)≤τ2 (3)
其中,τ1,τ2是非负的正整数,分别代表滞后时间函数的上界和下界,并且假设τ1≠τ2,即τ12=τ2-τ1≠0,对于yi(n),给定初始条件为k=-τ2,-τ2+1...1,0;
S13、采用分段线性最优速度函数:
这里Hsat表示饱和函数,具体描述为:
其中,vmax>0是车辆的最大行驶速度,η>0是车辆的安全间距,是调节参数,所述分段线性最优速度函数,存在标量γ>0,满足如下不等式:
(Vop(yi(n)))TVop(yi(n))≤γ2(yi(n))Tyi(n) (6)
为防止车辆在运行中发生碰撞或者出现倒车现象,假设当车辆车间距yi(n)小于安全距离时,车辆i采用全刹车行为,即如果则令xi(n+1)=xi(n),并且vi(n+1)=0;
S14、考虑头车以恒定速度v0匀速运动,则耦合映射跟驰模型式(2)的稳定状态为:
其中,v*表示稳定状态下的车辆速度,y*表示稳定状态下的车辆间距,[v*,y*]T表示稳定状态的车辆速度和车辆间距组成的矩阵的转置矩阵;
S15、通过式(2)和式(7)得到如下误差动态方程:
其中,误差变量
设则式(8)改写为如下误差动态系统:
其中,A=diag{α1,α2,…,α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89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