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人脸五官识别定位的连通区域标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8932.6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6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闫秀英;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5/30;G06T7/187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五官 连通区域标记 二值化处理 连通区域 算法 图像 二值化图像 形态学侵蚀 二值图像 分段线性 肤色检测 肤色区域 人脸目标 色彩空间 算法基础 颜色变换 噪点 运算 肤色 近似 器官 集合 采集 检测 改进 | ||
1.一种面向人脸五官识别定位的连通区域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色彩空间的选取
在肤色检测之前先对采集的人脸五官图像进行分段线性颜色变换,由YCbCr到YCb'Cr'作如下变换:
其中,g表示b或者r,是RGB模型中的r=1,b=1的面,Kg和Kh为常量,Cg(Y)为聚类两头尖的椭圆形的中轴线的值,是Cb、Cr两个分量随Y变化的聚类中心线处的值;
步骤2:二值化处理
在输入的人脸五官图像的肤色区域被检测后,再进行二值化处理,二值化公式如下:
其中,0代表人脸肤色,255代表背景;
步骤3:侵蚀运算
消除二值化后人脸五官图像里的噪点和尖锐的边角,使原人脸五官图像去掉一层边;
步骤4:扩张运算
扩大肤色二值化人脸五官图像内的区域应用来弥补较小的凹洞,使原人脸五官图像将会增长一层边;
步骤5:在二值化人脸五官图像中,先由左向右、再由上而下扫描,若扫描到的c点其像素值M(x,y)=255,则继续扫描下一点;
步骤6:当M(x,y)=0时,则给改点1一个新的标记m,且把该标记的累计数目n值加1,再依阿拉伯数字的顺序判断其周围各点像素值是否为0,若像素值为0,则重新指定该点为1点,并设定其标记为m与前一个1点一样,且该标记数目N再累加1,如此重复进行,直到搜寻点(1点)的八个方向皆无黑点时则此区域标记化结束,同时获得此区域的标记数目n;
步骤7:然后再回到此区域最原始1点的下一个像素点,根据步骤1和2再做扫描,直到整个图像都被扫描过后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人脸五官识别定位的连通区域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Kg和Kh分别为125和18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人脸五官识别定位的连通区域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对于二值化人脸五官图像连通区域的标记,方法如下:一次标记整个连通区域,然后再标记下一个区域,直到所有的连通区域都被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人脸五官识别定位的连通区域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首先,对输入的二值化人脸五官图像实行逐行扫描,找到一个未标记区域的第一点,标记该点;检查该点的八邻域点并标记满足连通性要求的,且尚未被标记的点,同时将新增的标记点记录下来作为“区域增长”的种子点;在后续的标记的过程中,不断地从记录种子点的数组中取出一个种子,施行上述的操作,如此循环,直到记录种子点的数组为空;
一个连通区域标记结束,接着再标记下一个未标记区域,直到输入二值图像的所有连通区域都被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89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