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源性荧光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7951.7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3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谭明乾;宋玉昆;刘珊;王海涛;丛爽;宋勋禹;李加齐;曹林;刘荣刚;王南鹰;王瑞颖;谢伊莎;那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9/00;A61K49/18;B82Y5/00;B82Y15/00;A61K31/137;A61K3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王月春;武玉琴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极性有机溶剂 极性有机溶剂 浸提 荧光纳米粒 食源性 体积比 烤制 制备方法和应用 水溶性提取物 制备荧光纳米 生物安全性 液相色谱柱 澄清透明 旋转蒸发 样品浸泡 制备过程 萃取脱脂 混合液 三文鱼 荧光 层析 冻干 分液 复溶 制备 粒子 | ||
1.一种食源性荧光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三文鱼或鲅鱼在150~350℃烤制10~150min;
S2:将烤制后样品浸泡于极性有机溶剂中浸提,浸提后的混合液旋转蒸发至完全除去极性有机溶剂;其中,该样品和该极性有机溶剂的质量与体积比为1:1~1:3,浸提时间为2~48h;
S3:采用水和非极性有机溶剂复溶、分液除去非极性有机溶剂层,再加入非极性有机溶剂,反复萃取脱脂,直至水相溶液澄清透明为止;其中,水和每次加入的该非极性有机溶剂的质量与体积比为1:1~1:3;
S4:将上述水溶性提取物过液相色谱柱层析,收集荧光部分,冻干,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极性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样品和无水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2,浸提时间为10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非极性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水和三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色谱柱的填料任选自葡聚糖凝胶、D101大孔树脂和C18。
5.一种食源性荧光纳米粒,其特征在于,该食源性荧光纳米粒为,由烤制的鱼类制备而来,粒径分布在1.6-3.6nm,平均粒径大小为2.64±0.42nm且晶格间距在0.21nm的球形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源性荧光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选自三文鱼或鲅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食源性荧光纳米粒,其特征在于,该食源性荧光纳米粒为表面具有官能团,该官能团包括C-C、C=C、C-O、C-N、C=O、C=N、C-N、C-H、C-O或C=O。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食源性荧光纳米粒,其特征在于,该食源性荧光纳米粒的寿命为大于6.00ns。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食源性荧光纳米粒在搭载生物活性物质中的应用。
10.包含如权利要求5-8任一所述食源性荧光纳米粒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物还包括多巴胺或阿霉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79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