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77887.2 | 申请日: | 2018-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5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桩 基坑支护结构 几何中心 工字钢 管桩 原料利用率 基坑边缘 技术效果 间隔排列 外部设置 施工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该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搅拌桩,用于分别沿基坑边缘外部设置;多个工字钢,用于设置在部分所述搅拌桩内部,且几何中心与所述搅拌桩的几何中心重叠;多个所述管桩,用于设置在部分所述搅拌桩内部,且几何中心与所述搅拌桩几何中心重叠;其中,所述工字钢与所述管桩在所述多个搅拌桩内间隔排列设置。本发明实施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基坑支护结构的刚度以及设置在搅拌桩中的工字钢能够回收,提高了原料利用率,节省造价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时,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塌方事故发生,必须对开挖的建筑基坑采取支护措施。
目前,采用的基坑支护措施有两种:其中,一种措施为基坑支护的竖向支护构件采用复合结构SMW(Soil Mixing Wall,泥土复合挡土墙)工法桩,即在相互搭接咬合连续施工的搅拌桩墙体内插入工字钢,采用此种结构可以起到挡土、止水的作用,然而由于工字钢的刚度较低,将此作为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芯材料,会导致墙体的刚度较小,对于较深或者地质较软的基坑,此种方式会因为支护结构的刚度不足而造成危险;另一种措施为在搅拌墙体内插入混凝土管桩,此种方式可以提高墙体的刚度,但是混凝土管桩不能够重复拆卸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以实现提高基坑支护结构的刚度以及设置在搅拌桩中的工字钢能够回收,提高了原料利用率,节省造价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该基坑支护结构包括:
多个搅拌桩,用于分别沿基坑边缘外部设置;
多个工字钢,用于设置在部分所述搅拌桩内部,且几何中心与所述搅拌桩的几何中心重叠;
多个所述管桩,用于设置在部分所述搅拌桩内部,且几何中心与所述搅拌桩几何中心重叠;
其中,所述工字钢与所述管桩在所述多个搅拌桩内间隔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搅拌桩在所述基坑边缘外部连续设置,以构成止水墙体。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桩为圆柱形;所述管桩为空心圆柱形,且所述搅拌桩的直径大于所述管桩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管桩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起吊孔。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桩与所述管桩的长度取值范围均在10m至20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桩的顶部施加有固定元件,用于将所述多个搅拌桩固定在一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搅拌机械对基坑边缘外部的泥土进行搅拌喷浆,在所述基坑边缘外部形成搅拌桩;
通过起重机械将工字钢吊起,当所述工字钢的几何中心移至所述搅拌桩的几何中心时,将所述工字钢插入所述搅拌桩;
通过起重机械将管桩吊起,当所述管桩的几何中心移至所述搅拌桩的几何中心时,将所述管桩插入所述搅拌桩;
其中,所述管桩与所述工字钢在所述搅拌桩内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搅拌桩的顶部施加固定元件,以便将所述多个搅拌桩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将所述搅拌桩连续设置在所述基坑边缘外部,以构成止水墙。
进一步的,所述管桩插入所述搅拌桩的速率在10m/min至20m/min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7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