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治疗代谢综合征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6957.2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6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方祝元;王志林;严士海;严冬;耿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3/10;A61P3/06;A61P9/12;A61P3/04;A61P5/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治疗 代谢 综合征 作用 中药 复方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治疗代谢综合征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由太子参15‑45份,麦冬15‑45份,丹参10‑30份,槐米10‑30份,菊花10‑30份,金银花10‑30份,白茅根10‑30份,莱菔子10‑30份制成。本发明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配比组方,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具有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作用,能够纠正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具有降低血糖、血脂、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用于防治代谢综合征,且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长期使用无不良反应,用药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复方,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治疗代谢综合征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中心型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代谢异常等多种代谢异常集簇为内涵,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近年来临床上MS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增高3倍,严重地侵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治疗代谢综合征的药物较多,临床上使用的西药,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多数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停药后反弹,患者肝肾损害、横纹肌融解症等副作用,治标不治本,而中医药在治疗代谢综合征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防治代谢综合征方药众多,疗效较持久,且多数无明显毒副作用,但目前针对代谢综合征的中药多偏于单方、验方,缺乏系统完善的临床药效研究,且中药组方依据各有不同,治则不统一,故立足中医中药,根据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积极寻找和努力探索治疗本病高效无毒,携带方便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比科学合理,能明显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血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中药复方;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治疗代谢综合征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太子参15-45份,麦冬15-45份,丹参10-30份,槐米10-30份,菊花10-30份,金银花10-30份,白茅根10-30份,莱菔子10-30份。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治疗代谢综合征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太子参15-30份,麦冬15-30份,丹参10-20份,槐米10-20份,菊花10-20份,金银花10-20份,白茅根10-20份,莱菔子10-20份。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治疗代谢综合征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太子参15份,麦冬15份,丹参10份,槐米10份,菊花10份,金银花10份,白茅根10份,莱菔子10份。
根据中医药理论和代谢综合征临床表现,项目组根据症状归纳为气阴两虚,瘀热夹杂证(阴虚夹瘀证)。采用益气养阴,化瘀解热法治疗。通过大量实验筛选,本发明优选得到的中药复方为太子参,麦冬,丹参,槐米,菊花,金银花,白茅根,莱菔子。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麦冬,甘,寒,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太子参与麦冬二者共为君药,益气养阴。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槐米,性寒凉,味甘平,清肝降火,凉血止血。菊花,味甘、淡,性寒,清热、平肝、明目。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白茅根,甘,寒,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丹参、槐米、菊花、金银花与白茅根合为臣药,化瘀清热。莱菔子,辛、甘,平,消食除胀,降气化痰,改善患者腹满症状、促进药物吸收,为佐使药。
一种具有治疗代谢综合征作用的药物,将中药复方组合物的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粉针剂、滴丸、软胶囊或注射液等剂型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大学,未经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