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POT1蛋白在白血病诊断中的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076816.0 | 申请日: | 2018-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0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唐亚林;王立霞;杨凤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1/4375 | 分类号: | A61K31/4375;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pot1 蛋白 白血病 诊断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该化合物用于抗肿瘤,该药物用于改变生物样品中POT1蛋白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药物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试剂在制备试剂盒中的用途以及筛选药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又叫“血癌”,在儿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居第一位,它的死亡率在导致儿童及35岁以下成年人死亡的恶性肿瘤中排首位,是威胁儿童和青壮年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发病率中位居6-8位。白血病的病源是由于细胞内DNA的变异形成的骨髓中造血组织的不正常工作。骨髓中的干细胞每天可以制造约540万个/1立方毫米的红血球和7400个/1立方毫米白血球,而白血病病人过分生产白血球且多数的白细胞是不成熟的,为幼稚细胞,其存活期比正常情况下长。尽管这种白细胞数量很大,然而却不能像正常白细胞那样抗感染。体内这种白细胞的增多,会直接影响一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影响正常健康血细胞的产量。由于肿瘤细胞恶性增生,抑制红细胞和血小板止血的产生,甚至没有足够的正常白细胞抗感染,很容易受擦伤、出血、感染。而且过多的白细胞也妨害骨髓的其他工作,这使得骨髓生产其它血细胞的功能降低。白血病可以扩散到淋巴结、脾、肝、中枢神经系统和其它器官,产生不同症状。这些症状,主要跟骨髓内造血功能的破坏有关,如持续发烧,感染经久不愈,贫血,点状出血等;还有血癌细胞穿渗组织引起的症状,如淋巴结肿大,骨痛或关节痛,牙龈肿胀,肝脾肿大等。因此,研究开发白血病风险预警的方法很有必要,以便及早发现并介入治疗。
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方便高效的白血病风险预警的手段,大大阻碍了白血病的早期发现及介入治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白血病的诊断非常困难,一般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化验三方面综合判断才能最终确诊。白细胞计数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的风险,但单单此项检查远远不能达到确诊的需要。通常而言,要确诊白血病,外周血检和骨髓穿刺取样检测都是必须的。但是,由于骨髓穿刺并不易为常人所接受,因此目前临床无法提供一种白血病风险预警的手段,大大阻碍了白血病的早期发现及介入治疗,当病人察觉到时,往往已经进入了白血病发病的中后期。基于上述问题,发明人发现,将受试者生物样品与一些抗肿瘤药物接触后,生物样品中端粒保护蛋白(POT1蛋白)的含量会发生变化,而且该变化与白血病的诊断有密切的关系,这为非侵入性体外诊断白血病提供了一条简便高效的途径。
为此,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化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化合物用于抗肿瘤,所述药物用于改变生物样品中POT1蛋白含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用途还可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至少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化合物为式1所示化合物或式1所示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氮氧化物、水合物、溶剂化物、代谢产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
其中:
m为0、1、2、3、4、5或6;
n为0、1、2、3或4;
X和Y分别独立地为C或N;
A环存在时,A环为3-12个原子组成的碳环、5-12个原子组成的杂环、苯环或5-12个原子组成的杂芳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