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膜传感器及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6439.0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段诺;沈默斐;王周平;吴世嘉;邹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素卿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传感器 及其 检测 溶血 弧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适配体识别的AU‑PDMS复合膜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通过将特异性识别副溶血性弧菌适配体固定在纳米金表面上并修饰拉曼信号分子作为信号探针,将特异性识别副溶血性弧菌固定在由电荷作用形成的APT‑AU‑PDMS复合膜上作为检测基底,建立了一个“三明治”的夹心结构检测传感器。该方法对于副溶血性弧菌的最低检测限可达到12cfu/mL,且可应用于虾肉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适配体-纳米金-PDMS复合膜传感器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副溶血性弧菌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虾蟹、贝类等海产品以及海水和海底沉积物中的嗜盐性细菌,其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超越沙门氏菌中毒事件。当人们误食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食物后会引发急性胃肠炎、腹泻、败血症等,并对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由副溶血性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爆发是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分布于近海岸的海水、海水沉积物及鱼、虾、蟹、贝等水产品中,在我国的广东、福建、山东、浙江、江苏、上海等各沿海城市及内陆地区,有大量水产品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报道,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报道也屡见不鲜。鉴于此我国制定了对水产制品、水产调味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数量的限量标准,为n=5,c=1,m=100cfu/g(mL),M=1000cfu/g(mL)。因此建立灵敏、快速、经济的副溶血性弧菌检测技术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规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检测方法等。传统的检测方法耗时长,操作繁琐,花费昂贵,已无法满足食品安全检测快速、简便、经济的要求;分子生物学技术虽然能缩短检验时间,但前期需要提取细菌总DNA,检测对象为目的DNA而不是菌体本身,检测结果需进行数据转换并且需要一定设备与成本;免疫学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易于观察等优点,但抗体作为识别分子易受外界条件影响,稳定性低且价格昂贵。为了克服以上缺陷,迫切需要发展灵敏、特异、快速和经济的检测手段来监控副溶血性弧菌,以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CN105352933A提供了一种基于适配体识别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该方法制备了一种银包金的核壳基底采用夹心法进行拉曼光谱检测致病菌,但是由于该体系为溶液,检测受到许多条件的局限性,且需要离心等步骤操作繁琐不利于快速检测。
CN106093005A提供了一种基于溶菌酶拉曼光谱成像的潜指纹高清识别方法,该方法将指纹采集到基底上后采用夹心法进行拉曼光谱进行指纹成像,但是其基底要求过高,需要在指定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孵育,故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膜传感器及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本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膜传感器,通过将特异性识别副溶血性弧菌适配体固定在纳米金表面上并修饰拉曼信号分子作为信号探针,将特异性识别副溶血性弧菌固定在由电荷作用形成的APT-AU-PDMS复合膜上作为检测基底,构建适配体-纳米金-复合膜传感器。
所述的复合膜传感器具体制备方法为:
(1)将PDMS膜用piranha溶液常温浸没30-90s,再用APTES溶液70℃高温处理后去离子水反复超声处理三遍,随后浸没在的纳米金溶液得到AU-PDMS膜;
(2)在37℃,150-200转速的摇床条件下,将AU-PDMS膜浸没在40nM的特异性识别副溶血性弧菌的适配体TE缓冲溶液中孵育12-48h,得到APT-AU-PDMS复合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