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冷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5007.8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2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刚宪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 第二换热器 第一换热器 冷换热装置 调节装置 冗余模式 种液 外部设备 通过检测装置 运行可靠性 独立运行 换热装置 检测装置 数据控制 微控制器 热线路 智能化 液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冷换热装置,采用1+1冗余模式,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两侧和第二换热器两侧分别连接用于对外部设备降温的降温侧回路和用于与降温侧回路换热的换热侧回路;降温侧回路和换热侧回路分别设有检测装置和调节装置,微控制器通过检测装置的数据控制调节装置。本发明智能化程度较高,1+1冗余模式中每条液冷换热线路独立运行,大大提高了换热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冷换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数据中心冷却技术的发展,液冷换热模式逐渐替代传统风冷模式成为数据中心的冷却方式。在电子信息设备发热密度日益增大、散热密度日趋提高的趋势下,传统风冷已经不能满足数据中心散热需求,采用风冷模式一般需要机柜的送风温度在20℃左右,一些功率密度较大的机柜甚至要求送风温度为18℃甚至更低,产生低温送风则需要制冷机组提供低温冷媒,而由此带来的压缩机功耗成为数据中心能耗占比最大的部分,甚至超过了电子信息设备本身的能耗。传统风冷模式存在能耗大、降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冷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一侧连接有用于对外部设备降温的第一降温侧回路,第一换热器第二侧连接有用于与降温侧回路换热的第一换热侧回路;
第二换热器第一侧连接有用于对外部设备降温的第二降温侧回路,第二换热器第二侧连接有用于与降温侧回路换热的第二换热侧回路;
第一换热侧回路设有用于检测回路中液体数据的换热侧检测装置和用于调节回路中液体流量的换热侧调节装置;
第二换热侧回路设有用于检测回路中液体数据的换热侧检测装置和用于调节回路中液体流量的换热侧调节装置;
第一降温侧回路设有用于检测降温侧回路中液体数据的降温侧检测装置和用于调节降温侧液体流量的降温侧调节装置;
第二降温侧回路设有用于检测降温侧回路中液体数据的降温侧检测装置和用于调节降温侧液体流量的降温侧调节装置;
第一换热侧回路设有进水支路和回水支路;
第二换热侧回路设有进水支路和回水支路;
第一换热侧回路中的进水支路进水口和第二换热侧回路中的进水支路进水口分别与冷源进水口连接;
第一换热侧回路中的回水支路出水口和第二换热侧回路中的回水支路出水口分别与冷源回水口连接;
第一降温侧回路设有降温支路和回流支路;
第二降温侧回路设有降温支路和回流支路;
第一换热侧回路中的降温支路和第二换热侧回路中的降温支路分别连接有分水器组;
分水器组包括:至少一个分水器;
第一换热侧回路中的回流支路和第二换热侧回路中的回流支路分别连接有集水器组;
集水器组包括:至少一个集水器。
优选的,换热侧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液体流量计;
换热侧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电动阀、第一蝶阀和第二蝶阀;
换热侧回路进水支路进水口通过第一蝶阀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一电动阀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换热器换热侧进水口连接;
换热侧回路回水支路出水口通过第二蝶阀与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换热器换热侧出水口连接。
优选的,换热侧回路进水支路还包括:第一Y型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5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移动电源控制器
- 下一篇:低耗能通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