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式水循环家用取暖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74946.0 | 申请日: | 2018-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9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凌飞 |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入口 加热装置 热水出口 循环水泵 取暖 暖气片 家用取暖器 加热结构 补水泵 补水口 管道式 水循环 资源循环利用 热水出口处 控制面板 装置操作 装置结构 控制器 零排放 零污染 有压力 环保 应用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取暖技术领域应用的管道式水循环家用取暖器。其结构包括暖气片,所述暖气片包括入口和出口,还包括加热装置和控制面板,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水入口、热水出口、补水口、加热结构、循环水泵和补水泵,所述加热结构位于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之间,所述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热水入口或热水出口处,所述补水泵通过管道将补水口与循环水泵相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内设置有压力控制器。该装置结构简单,资源循环利用,降低了取暖成本,同时实现了零排放零污染,极大地提高了取暖操作的环保性能,避免了对环境的损坏。此外,该装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为取暖性能提供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暖技术领域应用的管道式水循环家用取暖器。
背景技术
在寒冷的季节,人们通常利用烧煤进行取暖,以保证正常生活的进行。由于煤炭价格低,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使用,但是燃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进而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巨大的损坏,随着燃煤量的增加,环境问题也随之愈演愈烈。燃煤取暖操作对环境破坏严重,进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危害。
如发明专利CN201720433783.5公开了一种木颗粒取暖器。其结构包括木颗粒取暖器本体和点火装置,所述木颗粒取暖器本体下端固定有取暖器安装座,所述木颗粒取暖器本体顶端设有取暖器顶盖,所述取暖器顶盖上表面设有控制板,所述取暖器顶盖右侧下端连接有储料斗,所述储料斗下端固定有送风电机,所述送风电机下端设有电路板,所述取暖器顶盖左下端设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下端固定有燃烧腔,所述燃烧腔右侧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下端设有燃烧斗,所述燃烧斗右侧设有烟道。该木颗粒取暖器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操作和维修方便且造价低廉。但是该取暖器的应用对于木颗粒的需求量也会增大,进而对环境也会产生极大地破坏性,并不利于取暖操作的可持续进行以及环境的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环保性能的管道式水循环家用取暖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管道式水循环家用取暖器,包括暖气片,所述暖气片包括入口和出口,还包括加热装置和控制面板,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与出口相连通的热水入口、与入口相连通的热水出口、与外部水源相连通的补水口、加热结构、循环水泵和补水泵,所述加热结构位于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之间,所述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加热结构用于管道内液体的加热,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热水入口或热水出口处,所述循环水泵用于实现暖气片和加热装置之间的液体循环,所述补水泵通过管道将补水口与循环水泵相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内设置有压力控制器,所述压力控制器用于实现对内部压力的检测和补水泵的工作控制。
该发明通过管道将加热装置的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分别与暖气片的入口和出口连通,此时可利用管道和循环水泵实现加热装置和暖气片的内部液体的循环。加热装置内部设置有加热结构,则加热完成的液体通过热水出口进入暖气片,此时在暖气片处进行热交换,完成供暖。对应的热交换结束后温度降低的液体通过出口进入加热装置可继续进行加热操作。该装置实现了液体的循环利用,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避免了煤锅炉取暖,降低了对环境的损坏,实现了零污染排放,降低了操作难度,安全可靠,取暖性能高。同时该装置增设有补水口,当内部液压不足时可及时进行补水操作,为取暖性能提供了保障。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加热结构为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位于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之间的管道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循环水泵位于热水入口处,所述循环水泵包括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所述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通过管道分别与热水入口和加热结构相连通,所述补水口与循环入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热水入口和/或热水出口处设置有控制阀门。
进一步的是,所述控制阀门为电动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凌飞,未经吴凌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4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