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性包芯纱线及其纺纱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4272.4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6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奚斌;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兆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王雪镅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性包芯 纱线 及其 纺纱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包芯纱线及其纺纱工艺。该功能性包芯纱线:采用重量百分比为10%~30%的EKS纤维和70%~90%的超细腈纶纤维进行混合,纺制成芯纱,再在芯纱外包覆太极石粘胶纤维作为纱皮。该功能性包芯纱线的纺纱工艺包括:第一步,纱芯的纺制;第二步,纱皮的纺制;第三步,纱皮及纱芯的组合,即包芯纱的纺制。该功能性包芯纱线能够降低EKS纤维漏出布面造成布面漏白的风险,并具有较好的抗起毛球效果,且水气吸收能力强,具有促进面料吸湿发热功能的同时具有远红外效果,还具有抗紫外线及抗菌的优点。该功能性包芯纱线的纺纱工艺,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并能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包芯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EKS纤维是由日本东洋纺研发的一种新型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纤维,在冬天穿着通过吸收人体排出的水分并产生热量,使人体穿着空间温度升高,让人感到温暖舒适,为保暖面料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纤维材料。但是,不可染色EKS纤维的刚性大,纤维粗,吸水后易膨胀,在后道加工过程中易使纤维转移到外侧,露出布面,从而使得面料表面易出现白毛显旧的现象,降低了面料的穿着美观性。
另外,现有技术中含有EKS纤维的面料还存在水气吸收能力不好的缺陷,且缺乏远红外效果。因此,亟需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能性包芯纱线,该功能性包芯纱线能够降低EKS纤维漏出布面造成布面漏白的风险,且水气吸收能力强,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同时具有远红外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能性包芯纱线的纺纱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功能性包芯纱线,采用重量百分比为10%~30%的EKS纤维和70%~90%的超细腈纶纤维进行混合,纺制成芯纱,再在芯纱外包覆太极石粘胶纤维作为纱皮。
所述芯纱的细度为80S~120S。
所述太极石粘胶纤维的细度为80S~120S。
所述超细腈纶纤维的细度为0.3T~0.7T。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功能性包芯纱线的纺纱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纱芯的纺制:
步骤一、EKS纤维的开松:对EKS纤维进行敲打预处理,然后将敲打后的EKS纤维喂入开毛机中进行开松,使得EKS纤维呈散纤维状态;
步骤二、超细腈纶纤维的开松:将超细腈纶纤维依次经抓棉机、混棉机进行开松,再采用成卷机形成小卷;
步骤三、EKS纤维与超细腈纶纤维的混合:将EKS纤维和超细腈纶纤维按照混纺比例进行“三明治”式的铺层混合;
步骤四、开清棉工序:将步骤三中铺层混合后的EKS纤维与超细腈纶纤维依次经抓棉机、混棉机和成卷机完成开棉机工序;
步骤五、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完成步骤四的开清棉工序后,依次进行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制得EKS和超细腈纶混纺细纱芯;
第二步,纱皮的纺制:
步骤一、开清棉工序:将太极石粘胶纤维依次经抓棉机、混棉机和成卷机完成开棉机工序;
步骤二、梳棉工序、并条工序和粗纱工序:完成步骤一的开清棉工序后,依次进行梳棉工序、并条工序和粗纱工序,制得太极石粘胶粗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兆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兆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4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