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准确且柔顺的髂静脉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4229.8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以宽;江雪梅;徐博;凌思英;滕勇;喻武;魏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91 | 分类号: | A61F2/91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1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后段 髂静脉 柔顺 定位准确 医疗器械技术 锥形网状管 激光雕刻 金属材质 网状管体 准确定位 髂总静脉 前开口 柔顺性 体结构 血流 血栓 焊接 通畅 编织 开口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准确且柔顺的髂静脉支架,包括支架前段和支架后段,所述的支架前段和支架后段均为金属材质,所述支架前段为激光雕刻锥形网状管体结构,所述支架前段的长度尺寸为:a=4㎝,所述支架前段的前开口所在的面为斜面,且倾斜的角度为:20°≤β≤30°,所述支架后段为编织网状管体结构,所述支架后段的长度尺寸为:4㎝≤b≤20㎝,所述支架前段的后端与支架后段的前端重叠,且重叠的长度尺寸为:c=1㎝,所述支架前段和支架后段于重叠的部分焊接在一起。本发明既可以准确定位放置于髂总静脉开口,不影响对侧髂静脉血流,又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减少血栓的发生,保持支架的长期通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准确且柔顺的髂静脉支架。
背景技术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Cockett syndrome)和髂静脉血栓后综合征都表现为髂静脉闭塞或狭窄,可造成静脉回流障碍和静脉高压,导致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曲张、下肢长期水肿、色素沉着及下肢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等严重后果,同时可继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甚至出现男女不育或男性精索静脉曲张,恢复髂静脉的通畅是临床治疗的关键。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疗效差、而且术后容易发生静脉血栓,临床很少采用,而腔内手术是目前恢复髂静脉通畅的主要治疗方式,通过介入手段,在髂静脉狭窄处进行球囊扩张后植入金属裸支架,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但尚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临床可用的髂静脉支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激光雕刻金属支架,另一种是金属编织支架,前者可准确定位放置于髂总静脉,但对于长段髂静脉病变,放置长段激光雕刻支架后容易支架内血栓形成,而且不能跨髋关节;金属编织支架由于容易短缩,支架必须进入下腔静脉2cm以上才能确保完全覆盖髂总静脉病变,这样支架通常完全挡在对侧髂总静脉开口,影响对侧静脉回流,很容易诱发对侧髂静脉血栓形成,而且编织支架有时很难支撑髂总静脉的瘢痕性狭窄,出现支架无法完全开通髂静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定位准确且柔顺的髂静脉支架,其既可以准确定位放置于髂总静脉开口,不影响对侧髂静脉血流,又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减少血栓的发生,保持支架的长期通畅,对临床髂静脉闭塞或狭窄病变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定位准确且柔顺的髂静脉支架,包括支架前段和支架后段,所述的支架前段和支架后段均为金属材质,所述支架前段为激光雕刻锥形网状管体结构,所述支架前段的长度尺寸为:a=4㎝,所述支架前段的前开口所在的面为斜面,且倾斜的角度为:20°≤β≤30°,所述支架后段为编织网状管体结构,所述支架后段的长度尺寸为:4㎝≤b≤20㎝,所述支架前段的后端与支架后段的前端重叠,且重叠的长度尺寸为:c=1㎝,所述支架前段和支架后段于重叠的部分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支架前段的前开口处直径尺寸为:1.2㎝≤R≤1.6㎝,所述支架前段的后开口处直径尺寸为:1.0㎝≤r≤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不仅可以准确定位放置于髂总静脉开口处,不会影响对侧髂静脉血流,而且能确保完全覆盖髂总静脉病变;
2.髂总静脉后方是骶骨,前方是髂动脉,而且局部瘢痕通常很坚韧,本发明中支架前段可确保有足够的支撑力,确保支架通畅;
3.本发明中支架前段长度短,支架内不会形成血栓;
4.髂静脉中远段走形不是直线,而是为S型的曲线走形(如图2所示),本发明中支架后段柔顺,贴壁好,静脉壁组织不会跨过支架暴露于静脉腔,因此不易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容易保持长期通畅;
5.本发明中支架后段可以跨髋关节放置,不会出现支架断裂;
6.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长段髂静脉病变放置支架时需要两个或三个支架重叠放置的缺陷,支架内面更光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42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