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4053.6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4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双;魏毅;蒋秋冉;张辉;徐元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浙江百合航太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元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83/04;C08L61/06;C08L29/14;C08L79/04;C08L63/04;B32B9/00;B32B5/02;B32B9/04;B32B27/28;B32B27/02;B32B5/26;B32B27/04;B32B27/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程塑料 织造 料及 应用 | ||
1.一种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浸料是将工程塑料非织造布含浸在树脂组分中制得,其中预浸料中树脂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70%,树脂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基体树脂40%-100%、固化剂0%-40%、促进剂0%-10%和增韧剂0%-20%;所述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面密度为200-1200gsm。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制备原料为聚醚砜、聚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酰胺、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形状为毡状、布状、网状、纸状中的一种或几种。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氰酸酯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固化剂为胺物质、改性胺物质、咪唑物质、鎓盐物质、线性酚醛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咪唑化合物、叔胺化合物、含磷化合物、金属盐化合物、脲化合物一种或几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纳米二氧化硅、核壳结构橡胶粒子、有机硅橡胶、丙烯酸橡胶、液体丁腈橡胶、液体端胺基丁腈橡胶、液体端羧基丁腈橡胶、聚醚酮、聚醚胺、聚砜、聚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组分按重量百分比还包括:溶剂0%-60%,并且不为0%;所述溶剂为丙酮、丁酮、乙醇、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氯仿中的一种或几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层合板、复合层合板和夹芯板中。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层合板中具体为:将至少一层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固化得到层合板。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复合层合板中具体为:将至少一层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与至少一层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芳纶纤维预浸料或玄武岩纤维预浸料进行任意组合顺序的叠放,固化,得到复合层合板。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夹芯板中具体为:在泡沫或蜂窝芯材两侧压覆至少一层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固化,得到夹芯板;
或在泡沫或蜂窝芯材两侧压覆至少一层基于工程塑料非织造布的预浸料与至少一层碳纤维预浸料、玻璃纤维预浸料、芳纶纤维预浸料或玄武岩纤维预浸料的任意组合,固化,得到夹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浙江百合航太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元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浙江百合航太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元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40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