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温湿调控快速干燥含湿物料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3806.1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1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胡红云;王艺程;刘欢;杨宇涵;高亮;王禹贤;周哲宇;宋海;姚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1/00 | 分类号: | F26B1/00;F26B11/16;F26B21/00;F26B21/10;F26B25/04;F26B25/00;F26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陆薇薇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温湿 调控 快速 干燥 物料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湿调控快速干燥含湿物料的系统,该系统包括预混合装置、输送装置、空气降湿装置、加热装置、干燥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物料在预混合装置搅拌,由传送带输送至干燥装置;空气源热泵出口的冷、湿空气通入干燥器中除湿后,进入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空气加热室和太阳能集热装置,水首先经空气源热泵加热,后通到太阳能集热装置加热。空气经过空气源热泵、干燥器,在空气加热室加热,通过管道吹入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室、加热室和物料收集箱,物料从底部掉落至物料收集箱内,尾气从上方进入尾气处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包括水汽分离器和尾气处理器。整个系统通过能量梯级利用和温湿调控提高了干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与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减排、高效、精准的能量梯级利用、温湿调控快速干燥含湿物料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干燥物料在物资的生产与储存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中国的三大粮食:水稻、玉米和小麦,以及药品都需要进行干燥后才能长期储存。干燥设备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干燥粮食、药物,干燥设备经过调整,可以处理一些高水分固体废弃物如污泥、餐厨垃圾、畜禽废弃物等。
对一些名贵药材和不能破坏其营养价值的食品,在干燥过程中需要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在干燥过程中,不同的湿度对干燥速率的影响非常大。而传统的干燥设备,却大多使用温度控制干燥速率,忽视了较低的空气湿度能够较大提高干燥速率这一特点。
干燥过程需要大量的能量,通过电加热等方法提供热量,不够经济。使用太阳能具有节能、环保、清洁的优点,加热水能够获得较高的温度,但存在能量不稳定,制热时间长,不能长时间供热的缺点。使用空气能具有能效比高,制热速率快,能够长时间、不间断工作的优点,但空气源热泵一般用来供应生活用热水,产生的是较低温度的热水。
干燥过程中,蒸发出了大量的水,而传统的干燥设备并未收集这些水分。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收集起来发展节水农业,极具现实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600814.0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干燥器,利用太阳能对物料进行干燥,具有节能、耐候性好等优点,然而存在日工作时长较短以及长期阴雨天气时,无法工作的缺点。中国专利申请CN201720374647.X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干燥机,从空气中吸取热量用来干燥,该装置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但该装置未对湿度进行调节,对温度也未进行精准控制,因此存在干燥效率低、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空气源热泵虽然具有高能效比,但仍需消耗一定的热量,且空气源热泵加热温度的范围较低,不利于高效干燥。中国专利申请CN201310367786.6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水循环换热干燥系统,该系统以水为介质,由两种热泵机组构成,一种用作制热水,一种用作制冷水,热水用来加热烘干房内温度,冷水用来使得烘干房内湿热空气冷凝成水,并排出烘干房外。系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高,且有效降低了烘干房内的湿度,然而并未对湿度进行精准调控,无法处理一些在干燥过程中对湿度有较严格要求的物料。空气源热泵虽然具有高能效比,但由于温度的升高全部依赖于电能的消耗,耗能依然较高。中国专利申请CN201410273575.0公开了一种太阳空气能干燥机,该系统以空气为介质,使用热泵辅助太阳能进行加热,并可针对不同物料,通过控制出风口的风量调节对应的干燥效率,然而该装置只针对温度和干燥效率进行了调节,对湿度并没有进行精准控制;以空气为加热介质,存在传热速度慢、蓄热量小、气体排出时带走大量热量的问题。
不同物料有不同的干燥温度和干燥湿度要求,而温度和湿度对干燥速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低耗、高效、清洁的快速干燥含湿物料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效、控制精准的物料干燥过程,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减排、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和温湿调控的干燥物料的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3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