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镇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得镇痛膏和镇痛贴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3420.0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明;张泽家;张丽娜;张金民;毕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志明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9/70;A61K36/8888;A61P29/00;A61P19/00;A61K31/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冯瑛琪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镇痛 中药 组合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镇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得镇痛膏和镇痛贴,所述镇痛组分按重量配比包括如下组分:生半夏20‑40份、生南星20‑40份、生川乌20‑40份、生草乌20‑40份、生雪上一枝蒿20‑40份、伸筋草20‑40份、透骨草20‑40份、威灵仙10‑15份、通草10‑15份、苏木5‑15份、乳香10‑15份、没药10‑15份和樟脑20‑40份。利用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和生草乌四生散作为基础药方,再添加生雪上一枝蒿,然后辅佐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通草、苏木、乳香、没药以及樟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镇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得的镇痛膏和镇痛贴。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镇痛的中药制剂较少,而传统口服汤剂煎煮时间长,口感不佳,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为药品煎煮麻烦和口感问题不接受汤剂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汤剂的推广和治疗作用的体现。而传统的膏剂其在表皮吸收效率低,难达病灶,导致药物的疗效差,因此极少会出现表皮用药的镇痛药,然而,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可见,膏药在我国的应用由来已久,而其疗效也颇受认同。但一直以来由于传统外用法的不便于清洗,导致局部过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四生散的应用。改进后的水膏制备技术应该规避现有外用产品和煎剂的弊端。如今,借助医药科技的发展,水膏制备技术改进的技术层面问题在一步步攻克,改进型水膏制备与改进的条件充足。并且新型水膏市场上依然比较少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镇痛疗效的镇痛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镇痛中药组合物,按重量配比包括如下组分:生半夏20-40份、生南星20-40份、生川乌20-40份、生草乌20-40份、生雪上一枝蒿20-40份、伸筋草20-40份、透骨草20-40 份、威灵仙10-15份、通草10-15份、苏木5-15份、乳香10-15份、没药 10-15份和樟脑20-40份。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和生草乌四生散作为基础药方,再添加生雪上一枝蒿,然后辅佐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通草、苏木、乳香、没药以及樟脑
上述技术方案中,按重量配比包括如下组分:生半夏30份、生南星30 份、生川乌30份、生草乌30份、生雪上一枝蒿30份、伸筋草30份、透骨草30份、威灵仙12份、通草12份、苏木10份、乳香12份、没药12份和樟脑30份。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各成分配比适中,使之疗效更加适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镇痛中药组合物制备的镇痛膏,其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20-40份生半夏、20-40份生南星、20-40份生川乌、20-40份生草乌、20-40份生雪上一枝蒿、20-40份伸筋草、20-40份透骨草、10-15 份威灵仙、10-15份通草、5-15份苏木、10-15份乳香、10-15份没药、20-40 份樟脑、甘油20-60份、苯甲酸钠0.2-2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10-60份;
2)取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和生雪上一枝蒿共研粉末;
3)将步骤2)所得的粉末浸没于100-200份浓度为95%医用酒精中浸泡 30min,将浸泡后的药渣与浸泡液分离;
4)取步骤3)中分离出的药渣与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通草、苏木、乳香和没药加入1500-2000份水煎煮并浓缩至药液为煎煮前总体积的一半,捞出药渣,保留煎煮液;
5)将樟脑置于步骤3)所得浸泡液中进行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志明,未经丁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3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