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预制叠合梁壳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2334.8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万保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保金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戴继翔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预制 叠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梁壳,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它包括混凝土层与混凝土层内部的钢筋笼,钢筋笼的下半部分埋在混凝土里,钢筋笼的上半部分裸露在外,叠合梁壳的端部设有“U”型的现浇缺口。从而保证了梁柱节点区的现浇整体性。本发明在一定程度减轻预制构件的自重;本发明通过在梁柱核心区现浇来通过建筑物的整体性;本发明通可减少人工作业,减少现场施工作业。本发明通实现工厂化生产,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梁壳,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业装配式建筑领域,常用的全截面预制外围护墙,自重较大,而且存在梁柱核心区域存在预制与现浇混凝土的收缩冷缝,影响了其整体性。
装配式建筑规划自2015年以来密集出台,2015年末发布《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决定2016年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2016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2016年7月5日住建部出台《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名单》并公布了2016年科学技术项目建设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名单;2016年9月14日国务院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2016年9月27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重点区域、未来装配式建筑占比新建筑目标、重点发展城市进行了明确。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梁壳,能有效减轻预制构件自重,提高核心区域整体性。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梁壳,它包括混凝土层与混凝土层内部的钢筋笼,钢筋笼的下半部分埋在混凝土里,钢筋笼的上半部分裸露在外,叠合梁壳的端部设有“U”型的现浇缺口。从而保证了梁柱节点区的现浇整体性。
进一步的,所述叠合梁壳两端“U”型的凹槽口,在混凝土现浇时,结构柱的现浇混凝土流进叠合梁壳的“U”型的现浇缺口的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笼由多条横向和竖向交错排列的钢筋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一定程度减轻预制构件的自重;
2、本发明通过在梁柱核心区现浇来通过建筑物的整体性;
3、本发明通可减少人工作业,减少现场施工作业。
4、本发明通实现工厂化生产,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际使用拼接节点三维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3、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梁壳,它包括混凝土层1与混凝土层1内部的钢筋笼2,钢筋笼2的下半部分埋在混凝土1里,钢筋笼2的上半部分裸露在外,叠合梁壳的端部设有“U”型的现浇缺口3。保证了梁柱节点区的现浇整体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保金,未经万保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2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茶丽纹象甲的药剂
- 下一篇:一种工业热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