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总线信息融合的供配电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1897.5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6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董星言;李均锋;曾华;王凤国;鞠兴龙;任驰;付英杰;张辉;杨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之大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5 | 代理人: | 朱晓蕾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总线 信息 融合 配电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总线信息融合的供配电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内网段、综合控制器、外网段及用户计算机,内网段与多个电源单机连接,外网段与用户计算机连接,外网段与内网段之间通过综合控制器连接;用户计算机,用于向综合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以及接收电源单机状态信息;综合控制器,用于将内、外网段中的总线数据隔离,用于接收和解析用户计算机发出的控制指令以及控制配电开关或电源单机动作,用于接收以及向用户计算机上传电源单机状态信息。基于总线信息的融合和双网段的特殊设计,本发明能够较好地实现远程在线配电、电源单机配置及电源单机状态上传等功能,从而有效提高供配电的安全性、灵活性、便捷性及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供配电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本发明为一种基于总线信息融合的供配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力系统集成度的提高和功能多样性要求的增加,供配电系统需要为用户提供多种不同功率等级的用电,同时还要实现供配电系统自动化,这将增加了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复杂程度,并对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使用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传统供配电系统往往需要用户手动上电,不仅存在上电效率低的问题,而且这种方式必将会影响系统实时性,特别在在高压系统或具有时序要求的供配电系统中,如果未按照说明、进行了不当操作,很可能会导致配电失败、电源单机失效或系统崩溃,甚至引起严重安全事故、危害人身安全。另外,传统供配电系统在出现故障时,用户无法快速定位故障原因,更难以及时做出处理。
因此,如何能够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发生故障的供配电系统进行修复,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供配电系统存在稳定性差、安全性低、难以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快速定位等问题,本发明创新提出了一种基于总线信息融合的供配电控制系统,将电源单机和用户控制端分别设置于两个不同的网段中,通过综合控制器进行内外网段之间控制信息的协调和转发,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远程在线配电,从而有效提高供配电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并能够基于总线信息配置电源单机参数和收集电源单机的状态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总线信息融合的供配电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内网段、综合控制器、外网段及用户计算机,所述内网段与多个电源单机连接,所述外网段与用户计算机连接,所述外网段与所述内网段之间通过所述综合控制器连接,所述内网段和所述外网段均为总线网段,所述综合控制器还与电源远端连接;
所述用户计算机,用于向所述综合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以及接收所述综合控制器上传的电源单机状态信息;
所述综合控制器,用于将内网段中的总线数据与外网段中的总线数据隔离,用于接收和解析所述用户计算机发出的控制指令以及按照控制指令控制配电开关或所述电源单机动作,用于接收以及向所述用户计算机上传电源单机状态信息,用于对电源远端进行稳压。
基于总线信息融合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内外两个网段实现数据的传输,通过综合控制器隔离供配电系统内和供配电系统外的总线数据,可以实现智能配电、电源控制、故障诊断等功能,从而满足了多种型号用电产品的要求,解决了传统供配电系统存在的不足,实现了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供配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控制器具有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一数字量输出接口,且所述综合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读取所述用户计算机发出的配电或断电指令、通过所述第一数字量输出接口向电源总开关或支路开关发出根据所述配电或断电指令对应生成的上电或掉电数字控制信号。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较好地实现远程在线配电或者远程在线掉电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18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