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1715.4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6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1J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沈荣彬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方法 移动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若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所述移动终端,则获取所述物体的红外线图像;判断所述红外线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获取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分布;若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分布满足预设温度分布条件,则获取周围环境温度;若周围环境温度与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物体为真实人脸。这样,所述方法可以通过红外线图像确定物体是真实人脸还是人脸模型,能准确地识别真实人脸,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人脸识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移动终端已具有人脸识别功能,主要通过2D识别技术和3D识别技术实现人脸识别功能。2D识别技术无法识别伪造的图像,随着3D打印结束的快速发展,使用硅胶等材料伪造一个3D人脸模型变得十分容易,而3D识别技术则对于伪造的3D人脸模型也不能进行有效区分。现有的人脸识别功能不能对真实的人脸与伪造的3D人脸模型进行有效区分,基于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人脸支付的安全性受到重大威胁,用户的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可见,现有技术在人脸识别过程中存在识别效果比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应用于包括摄像头的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所述移动终端,则获取所述物体的红外线图像;
判断所述红外线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若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获取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分布;
若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分布满足预设温度分布条件,则获取周围环境温度;
若周围环境温度与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之间的温差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物体为真实人脸。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红外线图像中的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物体为人脸模型。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分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分布不满足预设温度分布条件,则确定所述物体为人脸模型。
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分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人脸图像区域的温度分布为从上至小的递减分布或从上至小的递加分布,则确定所述物体为人脸模型。
可选的,所述获取周围环境温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周围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则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用于提醒用户进入低于当前环境温度的环境中。
可选的,所述若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所述移动终端时,则获取所述物体的红外线图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接近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所述移动终端。
可选的,所述若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所述移动终端时,则获取所述物体的红外线图像,包括:
若所述接近传感器检测到有物体靠近所述移动终端,则开启热成像模块,通过所述热成像模块拍摄所述物体的红外线图像。
可选的,所述预设温度分布条件包括五官图像区域的温度低于人脸核心区域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1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