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舌草首乌抗肿瘤颗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0847.5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0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卫培峰;欧莉;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9/16;A61P35/00;A61P37/04;A61P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4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肿瘤 舌草 首乌 何首乌 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白花蛇舌草 当归 茯苓 吞噬细胞 原料制备 正常小鼠 黄芪 女贞子 溶血素 山慈菇 外周血 炙甘草 党参 白术 大鼠 小鼠 重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舌草首乌抗肿瘤颗粒,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白花蛇舌草20g、何首乌15g、黄芪30g、山慈菇15g、重楼10g、党参20g、茯苓20g、白术20g、当归15g、女贞子15g、炙甘草10g。本发明能显著提高免疫受抑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能显著提高免疫受抑大鼠的WBC和PLT水平;可明显促进正常小鼠溶血素形成、外周血T细胞百分比以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舌草首乌抗肿瘤颗粒。
背景技术
肿瘤已经成为全球疾病致死的重要元凶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疾病。据 统计,全球新肿瘤患者每10万人中就有173人,在中国每10万人中有110人。当前我国癌 症发病率、死亡率呈持续增长趋势。更为严峻的是,这种势头并未得到有效的遏制。第三次 全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肿瘤死亡构成正在发生变化,与环境、生 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肿瘤防控形 势严峻,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乃至社会问题。
目前西医对肿瘤的治疗有多种手段:(1)手术治疗;但是容易复发且不易预后。(2)化 学药物治疗,伴有副作用大和损伤肝功能等缺点。(3)放射治疗;适应于癌症病情较为稳定, 无发生转移,且不伴有其他并发症患者。(4)生物治疗;一些生物反应调节剂可增强病人的 抵抗力,达到杀伤和抑制癌细胞的目的,可与化疗联合应用,虽然生物治疗效果显著并且毒 副作用小,但并不表明其适合所有癌症患者,比如:晚期肝癌肿瘤造成的恶病质、外周血象 过低患者,脏器移植者,艾滋病患者,不可控制的严重感染者等。西医诸多疗法虽然对肿瘤 患者具有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症状等作用,但是在治疗的同时往往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明显 的影响,抑制肿瘤的同时也损伤了机体自身免疫细胞功能,因而造成了患者免疫力下降,并 发感染的概率大为增加。
相较而言,目前发现中医药在临床中用于治疗肿瘤具有一定优势,往往可标本兼治,尤 其是与西医放化疗方法配合应用后,在抗肿瘤、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机体损害、改善机体免疫 功能及方面疗效较为理想,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点,因此研究开发具有辅助治疗肿瘤 的中药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舌草首乌抗肿瘤颗粒,能显著提高免疫受抑小鼠吞 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能显著提高免疫受抑大鼠的WBC和PLT水平;可明显促进正常小鼠溶血 素形成、外周血T细胞百分比以及淋巴细胞转化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舌草首乌抗肿瘤颗粒,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白花蛇舌草20g、何首乌15g、黄芪30g、山慈菇15g、重楼10g、党参20g、茯苓 20g、白术20g、当归15g、女贞子15g、炙甘草10g。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放、化疗后的副作用,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并提高患者 的生存质量,因而说明中医药在对肿瘤的辅助治疗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 毒,黄芪可益气健脾,两者在方中共为君药;山慈菇和重楼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可增强 白花蛇舌草消痈散结之效,在方中为臣药,党参、茯苓、白术均可健脾益气,可增强黄芪补 益中气之功,在方中亦为臣药;何首乌、当归、女贞子可补益精血,可增强养阴补血之功, 在方中为佐药;炙甘草可调和药性,在方中为使药。全方配伍精当,共奏清热解毒、益气养 阴之功。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在肿瘤放、化疗及术后会急剧下降,通过改善免疫功能来抑制 肿瘤并防止转移是其中的主要机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 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验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未经陕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0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