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盏花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9497.0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5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国;刘柳毅;高巍;叶学经;罗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9/19 | 分类号: | A61K9/19;A61K31/7048;A61K4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杨静安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盏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盏花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灯盏花素纳米颗粒主要由灯盏花素和稳定剂制成,灯盏花素的质量占灯盏花素和稳定剂的混悬液总量的22‑27%。该纳米颗粒具有较小的粒径且质量稳定,能够显著提高溶出速度并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盏花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灯盏花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又名灯盏细辛、东菊,灯盏花性寒、微苦、甘温辛,具有微寒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的功效。灯盏花素(breviscapine)是从灯盏花中提取精制而得的一类总黄酮,以灯盏乙素(scutellarin,又名野黄芩苷)为主,含少量灯盏甲素(apigenin-7-O-glucuronide)。野黄芩苷,4’,5,6-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酸苷,分子式为C21H18O12,分子量为462.37,由于野黄芩苷的中性分子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因此灯盏花素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差。目前灯盏花素上市制剂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口服生物利用度低,静脉注射在体内迅速消除,半衰期短,据报道Beagle犬随机口服灯盏乙素,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仅(0.40±0.19)%。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盏花素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具有较小的粒径且质量稳定,能够显著提高溶出速度并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番灯盏花素纳米颗粒的方法,操作工艺简单、操作条件相对易于实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灯盏花素纳米颗粒,其主要由灯盏花素和稳定剂制成,灯盏花素的质量占灯盏花素和稳定剂的混悬液总量的22-27%。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备灯盏花素纳米颗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灯盏花素和稳定剂混合得到的混悬液进行研磨。
本发明灯盏花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灯盏花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灯盏花素纳米颗粒晶型未发生变化,其粒径和分布均减小,且该纳米颗粒能显著提高溶出速度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重现性好,产品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灯盏花素原料和实施例1的灯盏花素纳米颗粒扫描电镜图;
图2为差示扫描量热图;
图3为X-射线粉末衍射图;
图4为灯盏花素纳米颗粒和原料药的累积溶出度-时间曲线;
图5为不同氧化锆珠直径对灯盏花素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图;
图6为氧化锆珠用量对灯盏花素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图;
图7为稳定剂种类和浓度对纳米药物粒径和分布的影响图;
图8为放置7天稳定剂种类和浓度对纳米药物粒径和分布的影响图;
图9为药物浓度对纳米粒子粒径和分布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9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