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打磨头机构的打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9039.7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商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三驰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B24B21/20;B2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32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打磨 机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打磨头机构的打磨方法,包括有外转子电机、第一撑辊和第二撑辊;外转子电机以及第一撑辊、第二撑辊之间三角形分布;外转子电机的两端的固定轴均固接有固定耳;还包括有一个皮带,皮带外表面涂有研磨层,皮带套设外转子电机的旋转外壳以及第一撑辊、第二撑辊;皮带内里面设有沿皮带周长设置的多个驱动凹坑,外转子电机的旋转外壳表面设有多个与驱动凹坑配合的驱动卡块;简单高效,能有效完全的打磨边缘,不会损坏光伏组件,而且四面均能均匀打磨,而且适用于矩形的光伏组件。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10402185.2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打磨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在常规的工业应用中要求光伏组件必须在边缘部分留有一定尺寸的绝缘区域,因此,去除组件边缘区域的导电层,以达到好的电绝缘性,是光伏组件制作工艺中很关键的步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激光除膜技术进行光伏组件的除膜,激光除膜设备由昂贵的激光器和高精密度的机械装置构成,并通过相应的控制程序对能量、焦距等进行严格控制;显然,激光器除膜设备的投入成本较高。此外,薄膜太阳能电池因为市场需求的不同,对组件尺寸大小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尺寸的组件都必须利用除膜工艺去除其边缘一定尺寸内的膜层,以便于封装粘接和绝缘。由于不同尺寸的组件,不能使用统一的激光除膜程序和机械固定装置进行除膜,故对不同的光伏组件进行除膜,不仅需要编程人员对激光除膜设备的程序进行重新编程,而且还需要更改设备的机械结构,其使用成本较高。
专利号:201610090597.2,公开了一种类似的光伏组件打边机,其有很多缺陷,1、通过砂轮打磨,如果将砂轮立起来,打磨那么砂轮是圆的,与光伏组件边缘接触的面积非常小,这样根本不能实现有效打磨,如果将砂轮横向设置,那么又会容易跑偏损坏光伏组件。2、该方案底部的飞轮和皮带的限位作用,滑动块只能旋转半圈,不能实现四面打磨。3、该方案不能打磨矩形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打磨头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光伏组件打磨头机构,包括有外转子电机、第一撑辊和第二撑辊;外转子电机以及第一撑辊、第二撑辊之间三角形分布;外转子电机的两端的固定轴均固接有固定耳;还包括有一个皮带,皮带外表面涂有研磨层,皮带套设在外转子电机的旋转外壳以及第一撑辊、第二撑辊之间;皮带内里面设有沿皮带周长设置的多个驱动凹坑,外转子电机的旋转外壳表面设有多个与驱动凹坑配合的驱动卡块;所述第一撑辊、第二撑辊的端部均枢接有一个活动耳,所述每个固定耳均向上和向下设有一个回力杆,回力杆和对应的活动耳之间连接有回力拉簧;还包括有一个丝杆,以及驱动丝杆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丝杆和固定耳螺纹连接。
其中,研磨层为研磨沙粒。
其中,外转子电机为无刷外转电机。
其中,所述驱动凹坑内安装有金属防磨损盒,金属防磨损盒的底面与驱动凹坑的底面贴合,金属防磨损盒的四周外壁与驱动凹坑的内里面贴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简单高效,能有效完全的打磨边缘,不会损坏光伏组件,而且四面均能均匀打磨,而且适用于矩形的光伏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2中,本发明组成的打磨机的前视图;
图2是实施例2中,本发明组成的打磨机的俯视图;
图3是搁置平台板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a1-光伏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三驰鞋业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三驰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9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听力快速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速的农业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