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钐钴永磁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7697.2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钟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德华磁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055 | 分类号: | H01F1/055;H01F41/02;C22C19/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郑健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钐钴永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配置原料,所述原料中含钐23-29%、钴46-54%、铁9-17%、铜3-8%,锆1-5%,以上百分比均为重量比;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配制的原料置于中频电磁炉中熔炼,得到合金熔液;将合金熔液浇入铸锭模腔中,得到铸锭;将铸锭采用压力机进行破碎,然后制粉,精磨,将精磨后的粉料通过压力机、冷等静压机两次压力处理成形,形成正棱柱或圆柱形的毛坯;所述压力机的压力不小于10吨,冷等静压机压力为200~300兆帕;
步骤三、将成形未烧结的毛坯堆积成多层直接放入烧结炉,在1200~1300℃下烧结30~60min,然后进行热处理,得到钐钴永磁体;
所述步骤三中,坯堆积成多层的方式为错位堆叠;
所述步骤三中,热处理的过程为: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500~800℃,保温30~60min,然后以10~15℃/min的速度升温至1200~1300℃,保温90~120min,然后以1~5℃/min的速度降温至900~1000℃,保温3~5小时,继续以1~5℃/min的速度降温至600~800℃,保温1~3小时;
所述步骤二中,制粉的过程为:将破碎后的物料放入振动球磨机内,按照料∶球=1∶5~8的比例加入陶瓷球进行粗粉碎;按重量份,取粗粉碎料30~50份、粘结剂1~5份、分散剂0.3~0.5份、防氧化剂1~3份、乙醇80~100份加入聚四氟乙烯球磨罐中,加入球磨球置于行星球磨机上,进行球磨混料;得到的球磨物料加入喷雾造粒机中,通过控制喷雾造粒工艺参数得到造粒粉料;
所述喷雾造粒机选用离心式喷雾干燥机;喷雾造粒条件为:热空气的入口温度250~300℃,控制出口温度为80~100℃,进口风量150~250m3/h,出口风量250~350m3/h;离心式雾化器转速为5000~18000r/min;浆料泵送速率为25~35mL/min;
所述分散剂为重量比为1:1:2的四甲基氢氧化铵、1-乙基-3-甲基咪唑乳酸、聚乙二醇;所述防氧化剂为重量比为1:2:1的丁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硬脂酸锌和三苯甲醇;所述粘结剂为重量比3:1:1的硅酸钠、耐高温环氧树脂和聚丙烯酰胺;
所述步骤二中,将精磨后的粉料通过压力机、冷等静压机两次压力处理成形的过程之前,在精磨后的粉料中加入玻璃纤维混合均匀,然后通过压力机、冷等静压机两次压力处理成形;所述精磨后的粉料与玻璃纤维的重量比为10~15:1;
所述玻璃纤维为改性玻璃纤维,所述改性玻璃纤维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取玻璃纤维15~25份、3~5wt%稀土表面处理剂溶液120~150份加入带搅拌的密封容器中,然后将该密封容器置于1.5MeV、30mA的电子加速器中进行辐照搅拌处理60min,过滤,烘干,得到预处理玻璃纤维;取20~25份预处理玻璃纤维和150~200份浓度为0.2~0.8mg/mL的石墨烯分散溶液,加入超临界反应装置中,在装置密封后通入二氧化碳至30~40MPa、温度100~120℃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3小时,泄压,过滤,干燥,得到改性玻璃纤维;
所述改性玻璃纤维还包括以下处理过程:按重量份,取改性玻璃纤维10~15份,加入聚苯乙烯20~30份、N-乙烯基咪唑5~10份、过硫酸铵0.1~0.3份、水100~120份,在装置密封后通入二氧化碳至30~40MPa、温度70~80℃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3小时,卸压,过滤,用索氏提取器将粗产物用丙酮洗提直至除去反应产生的均聚物,干燥,得到改性玻璃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德华磁材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德华磁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76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