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停车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及自动更换的停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7053.3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S5/06 | 分类号: | B60S5/06;B60K1/04;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块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接收器 电动汽车电池 无线充电座 新型停车场 行走机器人 横向凹槽 横向通槽 停车系统 支撑壳体 自动更换 充电 底盘中央 内部设置 汽车底盘 推送设备 智能化 匹配 停放 节约 汽车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程度高、节约场地、使用方便的新型停车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及自动更换的停车系统;所述系统用于停放电池模块设置在底盘中央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上放置电池模块的相应位置设置横向通槽,横向通槽内放置的电池模块可在如行走机器人推动的外力下或汽车上相应推送设备的辅助下,从电动汽车的任意一侧推出;横向凹槽的底边内部设置无线充电接收器;所述的行走机器人包括形状与电池模块相适应的空心支撑壳体;支撑壳体的外侧面上部相应位置设置无线充电座,无线充电座与汽车底盘的横向凹槽内设置的无线充电接收器相互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停车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及自动更换的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通过储存在电池中的电能驱动汽车行驶,减少了车辆对化石能源的使用,是解决国家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受到当前电池能量密度限制,在目前电池技术发展水平下,电池充电通常需要几个小时完成,无法短时间内完成电池充电,且大电流的对电池充电将对电池寿命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现在的停车场主要是平铺式存放,占用土地面积大,因此存放数量有限,车主找车位困难,车位对汽车没有保护措施;其次,普通停车场不存在充电装置,电动汽车拥有户充电困难。
目前的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通常只针对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升降式更换方式,一种是侧面拉出式更换方式;
与升降式更换方式有关的专利,如CN201280003179中所述的电池更换机器人,包括电池拔插机构、升降机构等,其升降机构使电池拔插机构升降,但其解决不了的问题是:对于现有的停车场,改造成本大,一套更换系统同时只能满足一辆车,无法对停车场内多个汽车进行快速换电池及充电操作;与侧面拉出式更换方式有关的专利,如CN201510809560中所述的是一种电动汽车侧面换电装置,包括电池箱安装单元、升降单元、控制单元和锁止单元等;该装置是一个单独装置,并未和停车场实际的停车需求联系起来,也没有对电量的判断,导致智能化程度低,人工操作过程多;现有的与停车场自动停车系统有关的专利,如CN 201510021169中所述的自动停车系统,包括:停车位、可移动式充电机器人和机器人管理系统,充电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消防单元、行走机构、蓄电池组和控制单元等;该系统可方便实现电动汽车在停车场停车的过程中随时充电,但对于电池电量较低的情况,充电机器人无法满足其长时间充电需求,而如果需要长时间充电,充电机器人的体积又过大,不适合停车场等狭窄环境下使用;且对于某些情况下,电池损毁必须更换时,无法实现更换,也不能对电池从侧面更换的特殊情况进行适应。目前停车场中汽车停车时,尤其是侧方位停车需要的场地较大,这是由于汽车现有的转向轮转向角度有限,汽车由于轴距的限制具有最小转弯半径,为了减小占用空间,需要一些新型的辅助转向方式,现有的全向轮行走机构可以实现横向移动、原地旋转等动作,但都是一个电机单独控制一个全向轮,控制过程复杂且要求控制精度极高,不适合直接在汽车上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节约场地、使用方便的新型停车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及自动更换的停车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停车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及自动更换的停车系统,所述系统用于停放电池模块设置在底盘中央位置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上放置电池模块的相应位置设置横向通槽,横向通槽内放置的电池模块可在外力的作用下或汽车上相应推送设备的辅助下,从电动汽车的任意一侧推出;电动汽车底盘中央位置还设置一个横向凹槽,横向凹槽的底边内部设置无线充电接收器;
所述电池模块的安装位置处分别设置可自动拆卸/自动连接的电连接插头,以及用于将电池模块固定在电动汽车上的自动分离/连接装置;所述电池模块还与设置在电动汽车内的电池管理模块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7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