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热保温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6563.9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5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俞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尚涵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6/00;C04B20/02;C04B18/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闫艳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绝热保温墙体 建筑垃圾颗粒 硅酸盐 膨胀珍珠岩 河道污泥 木质纤维 墙体材料 轻质陶粒 玻璃棉 酸化镁 漂珠 废弃 墙体保温材料 保温性能 绝热保温 传统的 渗透剂 粘结剂 配置 环保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热保温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绝热保温墙体材料包括河道污泥、膨胀珍珠岩、废弃建筑垃圾颗粒、硅酸盐、木质纤维、轻质陶粒、酸化镁、漂珠、玻璃棉、粘结剂、渗透剂。本发明通过在墙体材料中加入河道污泥、膨胀珍珠岩、硅酸盐、轻质陶粒、酸化镁、漂珠无机成分,加入废弃建筑垃圾颗粒、木质纤维、玻璃棉有机成分,并合理配置上述各成分含量,再经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加工,使得制备出的墙体材料绝热保温与传统的墙体保温材料相比,保温性能更好、更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绝热保温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外保温材料工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建筑节能用保温材料占绝大多数,我国用于建筑节能的保温绝热材料则相对较少。目前,国家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这极大地促进保温绝热材料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国家对建筑所用的保温材料的安全性也要求越来越严格,材料应是无毒、无害、无污染而且可防火。而有机质材料几乎全无防火能力,有些甚至遇火会释放出有毒气体。而无机保温材料组成不老化,具有不会热膨胀、冷收缩、抗开裂、抗脱落等良好的自身特性,与一般保温材料相比较,有着自己独特性能优越性,是建筑材料中不可替代的性能特点,且成本较低,可节省大量材料、人工成本。但目前市售的无机保温材料普遍存在热传导系数大的问题,导致大量的能源耗费。
因此如何将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结合起来,获得绝热保温又安全、环保的材料成为研究热点。
由此,本发明研发一种绝热保温、同时又环保的墙体材料,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热保温墙体材料及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绝热保温墙体材料,所述绝热保温墙体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河道污泥21-26份、膨胀珍珠岩10-13份、废弃建筑垃圾颗粒5-13份、硅酸盐2-4份、木质纤维5-11份、轻质陶粒2-7份、酸化镁2-5份、漂珠2-7份、玻璃棉2-7份、粘结剂1-2份、渗透剂0.6-1.8份。
优选地,所述绝热保温墙体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河道污泥21-25份、膨胀珍珠岩10-12份、废弃建筑垃圾颗粒5-11份、硅酸盐2-3份、木质纤维6-11份、轻质陶粒3-7份、酸化镁3-5份、漂珠2-5份、玻璃棉2-4份、粘结剂1-2份、渗透剂0.6-1.3份。
优选地,所述绝热保温墙体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河道污泥23份、膨胀珍珠岩11份、废弃建筑垃圾颗粒6份、硅酸盐2份、木质纤维7份、轻质陶粒4份、酸化镁4份、漂珠3份、玻璃棉3份、粘结剂1份、渗透剂0.9份。
优选地,所述的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镁或磷酸二氢铝。
优选地,所述河道污泥经过如下方法处理:
(1)将河道污泥除水,使其含水率为30-40%;
(2)向除水后的河道污泥中加入玻璃化微珠,搅拌至均匀,搅拌后进行静置20-30min,所述玻化微珠的粒径为5-25目,所述玻化微珠的加入量为河道污泥体积的45-80%。
优选地,所述在搅拌时,采用旋转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其转速为9-15r/min,搅拌时间为4-7mi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绝热保温墙体材料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重量配比称量河道污泥、膨胀珍珠岩、废弃建筑垃圾颗粒、硅酸盐、木质纤维、轻质陶粒、酸化镁、漂珠、玻璃棉、粘结剂、渗透剂和适量水,将上述原料混合,得混合料;
(2)将所述步骤(1)混合料烘干并粉碎,粉碎成200目以下的细粉;
(3)将所述步骤(2)的细粉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尚涵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尚涵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65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