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安全的组合式线缆配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6380.7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建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赵荣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安全 组合式 线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爆安全的组合式线缆配接装置,包括配接器本体,所述配接器本体由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组成,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中部设有安置通孔,安置通孔中部设有导电隔板,配接器本体两侧设有侧固定板,侧固定板外侧设有螺纹接头,螺纹接头外围设有固定套盖,上固定块上中部垂直贯穿设有滑动安置槽,滑动安置槽内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设有导电块,上固定块上设有安置盖板,安置盖板中部设有螺纹杆,滑动安置槽内设有导热片,导热片两侧设有导热线,上固定块上设有盲孔和压缩弹簧。本发明活动配合组成,便于拆卸,通过限位块压紧固定并通过导电块和导电隔板连通线缆,温度升高时安置盖板脱落造成连接终端,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配合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防爆安全的组合式线缆配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线缆连接是电工作业的一项基本工序,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序。导线连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线路能否安全可靠地长期运行。对导线连接的基本要求是:连接牢固可靠、接头电阻小、机械强度高、耐腐蚀耐氧化、电气绝缘性能好。
传统的电力线缆连接多采用缠绕绞合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然而缠绕绞合连接需要将线缆的较大力度的缠绕绞合,易出现缠绕绞合不密实的缺陷;在连接过程中,需要对连接情况进行测试,传统的测试需要使用辅助工具,相对不够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安全的组合式线缆配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爆安全的组合式线缆配接装置,包括配接器本体,所述配接器本体由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组成,所述上固定块和所述下固定块中部水平贯穿设置有安置通孔,所述安置通孔中部垂直焊接设置有导电隔板,所述配接器本体两侧对称铆接设置有侧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中部和所述安置通孔两端对应设置有贯穿孔,所述侧固定板外侧位于所述贯穿孔外围焊接设置有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末端边缘焊接设置有薄钢片,所述螺纹接头外围活动配合连接设置有固定套盖,所述上固定块上中部垂直贯穿设置有滑动安置槽,所述滑动安置槽内活动契合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下端和所述导电隔板对应位置嵌入设置有滑动槽口,所述限位块下端位于所述滑动槽口两侧对称镶嵌设置有导电块,所述限位块上端连接设置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由通过滚珠转动连接的内圈和外圈配合组成,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圈和所述限位块上端焊接固定,所述上固定块上端和所述滑动安置槽外围对应设置有安置盖板,所述安置盖板两侧和所述上固定块上端之间连接设置有熔断螺栓,所述安置盖板中部活动贯穿连接设置有螺纹杆,所述限位块上端和所述安置盖板下端之间位于所述螺纹杆外围连接设置有弹簧,所述滑动安置槽内壁下部镶嵌设置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两侧对称连接设置有导热线,所述导热线上端和所述熔断螺栓下端活动贴合,所述上固定块上端位于所述滑动安置槽两侧对称嵌入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底部和所述安置盖板下端支架连接设置有压缩弹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固定块和所述下固定块对称设置且活动贴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薄钢片环形分布有多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套盖由螺纹套和锁紧环套组成,所述螺纹套和所述锁紧环套一体化成型组成,所述螺纹套和所述螺纹接头活动配合,所述锁紧环套内壁呈圆台状,所述锁紧环套末端尺径和所述螺纹接头内壁尺径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安置槽下端和所述安置通孔中部对齐且相互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采用绝缘陶瓷材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槽口和所述导电隔板滑动契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配合活动贯穿所述安置盖板且下端和所述连接轴承内圈之间焊接固定,所述螺纹杆中部垂直贯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片为铝合金材质圆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建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省建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6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