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非对称脑电特征增强与识别的脑-机接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5848.0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0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敏鹏;肖晓琳;王仲朋;汤佳贝;陈龙;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00;A61B5/369;A61B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玥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对称 特征 增强 识别 接口 方法 | ||
1.一种用于非对称脑电特征增强与识别的脑-机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脑-机接口系统建立包括训练集Xk、训练样本Yl和测试样本Y的脑电信号数据集;
步骤二,对脑电信号数据集中测试样本Y进行频域滤波和降采样数据处理;
步骤三,基于Fisher线性判别准则,对脑电信号模块中训练集Xk进行计算得到空间投影矩阵W;
步骤四,对脑电信号数据集中训练集Xk和测试样本Y按照如下公式进行DSP空间滤波获得和WTY特征向量;
SB=∑11+∑22-∑12-∑21
Sw=σ12+σ22
步骤五,根据和WTY特征向量采用如下公式进行CCA空间滤波构建投影矩阵Uk和Vk;
步骤六,通过获得特征向量WTY、投影矩阵Uk和Vk按照如下公式进行模板匹配生成特征向量ρl;
其中:corr(*)表示皮尔森相关系数,dist(*)表示欧几里德距离;
步骤七,采用不同分类器模型对特征向量ρl进行识别后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对称脑电特征增强与识别的脑-机接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集k表示两类特征,即k=1,2;所述训练样本所述测试样本其中Nc表示采集脑电的通道数,Nt表示截取信号长度,Ns表示训练集样本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58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